鮮為人知的是,這家企業曾參與公安部、總裝備部《警用無人飛行器系統》行業標準起草制定,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等單位曾多次前往參觀。今年開 始,在深圳政府發起的“法治通城”專項治理活動中,一電科技便提供專業的警用拍攝設備和無人機產品,對市內道路進行偵查、監控、航拍,協助深圳交警整治嚴 重影響通行秩序的交通違法行為。以已經投入執法應用的重點產品為例,其最高巡航速度達到100公里/小時,最高飛行高度7000米,能夠抵抗六級風,續航 時間達到一小時,搭載了20倍高清變焦攝像機,能夠迅速追上違章車輛并清晰抓拍下車牌號。
“在一些難以到達的復雜地形區,無人機就能發揮作用。”深圳一電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總監曾學輝表示,其旗下無人機產品在雅安抗震救災中就發 揮了重要作用。當時地震造成部分山體嚴重垮塌,堵塞救援通道,惡劣天氣也給救援工作帶來很大困難。但通過無人機搭載專業航拍設備,就能夠實現遠距離空中偵 查、監測,在災區復雜環境條件下發揮優勢。
◆ 空域管制有望松綁
無人機市場的火爆,也迅速點燃了資本市場的熱情。今年以來,從二級資本市場到一線VC、PE投資人,乃至工程自動化專業的學生,都在尋找合適的無人機創業項目,意圖賺取第一波紅利。
但對無人機行業來說,即便有京東(25.41, 0.34, 1.36%)、亞馬遜(306.21, 2.57, 0.85%)、順豐等無人機送貨項目的鼓勵,但一個迫在眉睫的最大障礙是,低成本的商用無人飛行器不斷出現后,這個領域對于法規、隱私的界線仍然模糊。
“當你發現你的鄰居買了一架商業化的觀測無人機,從他們的后院放出去,然后每天在你的屋頂轉來轉去,你怎么想?”Google執行董事長施密特 在接受英國《衛報》采訪時,曾表達了他對低成本無人機濫用的態度——任何私人擁有的無人機都有可能侵犯隱私,因此對于民用無人機應該立法監管。
這一擔憂不無道理:今年4月份,加拿大航空公司的一家民航客機在溫哥華機場降落時,旁邊幾十米處就盤旋著一架無人機,差點釀成撞機事故。但按照 加拿大現行的《航空法》, 只要是不超過35公斤、飛行高度不超過400英尺、在操控者視線內的個人飛行器,都可以遙控拍攝視頻。為此,加拿大交通基礎建設部已經成立專門小組,與無 人機愛好團體聯系,并開始討論相關立法問題,但目前尚未形成具體方案。
在美國,限制則更加嚴格。根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規定,僅允許以電影拍攝或者記錄為目的無人機在天空中飛翔,但并不允許商用無人機的出現。今年加州立法機關通過一項法案,甚至禁止警方無人機上天執行飛行任務,除非獲得專門的許可證。
“民用無人機在商用市場要真正普及成熟,空中管制是無法逾越的政策障礙。”IDG一位投資人表示,他所接觸過的無人機項目中,幾乎都在內置的 GPS中設置了禁飛區,譬如在機場、重要建筑物附近會自動停飛。最關鍵的是,目前國內乃至全球范圍內,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法規,對蓬勃成長的民用飛行機 做出界定,譬如規定飛行高度、發放牌照等,這就成了目前包括無人機快遞在內商用領域的掣肘因素。
不過,有消息稱,中國民航局目前正就《無人機空域管理規定》征求意見,不久后有望出臺。本次意見稿中涉及無人機在隔離空域飛行的內容,這意味著民用無人機飛行合法化向前邁進一步,對打開無人機市場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