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無人機悄悄飛進寧波人的生活
無人機操作手在國內是緊缺人才,因此薪水也不低,在廣州等地飛手的月薪可以達到萬元左右。王家森說,最早的無人機操作是從國外傳進來的,中國還沒有專門的培訓,就算有也是通過師徒制傳授技巧,大多都靠只能自學。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我市規劃部門為了更好地利用無人機,組建了無人機飛行團隊,鼓勵相關人員學習無人機操控技術。
起飛前,要先申請
無人機的應用正在被開發之中,但一些現實的問題也牽絆著無人機上天。
“也只能在周邊小范圍玩玩,不能進市區。”一業內人士指出,越來越多的無人飛機到城市上空飛行,勢必會造成很多利益沖突和困難,一旦無人機墜毀很有可能造成傷亡。“因此,在使用無人機時,操控手都會注意,比如,遠離人群、遠離機場,除非在深山老林拍風景。”

智能無人機悄悄飛進寧波人的生活
從2012年1月起,寧波成為低空空域放開地區之一。但是,無人機起飛前,也要辦理相關的飛行手續。什么時候飛、在哪里飛、大概飛行多長時間等都需要向空軍和民航遞交詳細的申請材料。辦理這些手續,要花費一星期到一個月不等的時間。
記者了解到,我市相關部門已有計劃,打算跟軍隊和民航等部門建立專門的聯系機制,讓無人機有更多上天飛翔的機會。
無人機也擔心“空難”
手握遙控器,抬頭望著空中的無人機,這種實踐操作的感覺與電腦上模擬飛行完全不一樣。除了要避開各種障礙物,很重要的,要控制好飛行高度下降與速度的關系。
陳立波回憶說,一次在執行任務時,已經飛上天的飛機,突然出現電池電壓過低警報,還有一次,飛機突然熄火了。遇上這種突發情況,操控手必須緊急啟動 手動遙控,滑翔降落。“業內將這種事故稱為‘炸機’。飛機自身沒有動力了,飛機下來后只有一次機會降落,要是降落失敗,飛機很可能就摔壞了。”陳立波說, 遙控無人機,不像開車,可以隨時踩油門和剎車,飛機離了地面,出現各種突發狀況,就不受人控制了。
由于存在“炸機”的風險以及無人機的自然損耗,無人機的使用壽命一般都不長。“無人機在起飛、降落時,螺旋槳、起落架的損耗很大,一般來說,一架無人機飛行3000公里左右就面臨著退役。”陳立波說,2011年,他們測繪院從北京購買了兩架無人機,其中一架已經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