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進行無人機起飛前的準備工作 供圖
無人機曾是軍事中的秘密武器,不為人所知曉。如今,無人機已經成為監測林業有害生物的“神兵利器”。
昨天,記者從昆明市林檢局獲悉,昆明市采用無人機低空航空測量技術對石林地區60余萬畝云南松林地生長狀況進行了監測與拍攝,大大提高了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的工作效率。這項技術的運用在云南尚屬首次。
現狀 地廣人少、地形復雜
人工測報病蟲害效率低
昆明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局長王利民介 紹, 目前,林業有害生物呈現傳播速度快、防控難度大、發生面積廣、危害程度大、復發次數多的持續高發態勢。隨著人工林面積的增加,林業有害生物發生危害呈上升 趨勢。由于林業面積大、不少地區地形復雜,人工測報的覆蓋面、及時性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而利用無人機低空航空攝影測量技術高效率、高分辨率、受云層影響小 的優勢,可以對枯死樹、變色樹、 異常林分進行精準定位,提高了有害生物測報的覆蓋面和及時性。
王利民表示,一架重約14公斤的小飛機,帶上一臺高像素相機,通過遙感技術,就能對整個林區進行不留死角的監測。該項技術能夠對監測區域100%覆蓋,照片分辨率優于0.2米,連林區單株樹木的變色、枯死情況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試點 4架次飛行
監測到50處可疑區域
今年10月,利用無人機技術輔助進行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在石林地區首次開展。該項目由國家測繪科學院、青山綠水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共同承擔。
“無人機在林區上空作業時,會自動記錄拍攝時 間、經緯度、飛機所處高度、飛機航向等信息。”青山綠水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曹懷志介紹,4架次無人機3天時間共計拍攝林區圖片3274張,每張照 片覆蓋林區面積達1800畝,通過監測,共發現50處可能發生病蟲害的可疑區域。
“下一步,我們將針對這50處可疑區域進行實地勘察、確認,并針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防控。”王利民表示,目前,該項技術主要采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進行,需要相應的資金扶持才能將這項技術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圍內進行推廣。
據了解, 無人機技術除了可進行林區病蟲害監測,還可用于中小面積林業用地高精度測繪、森林防火監測,以及森林資源調查等。
都市時報 記者 張小燕 張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