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旋翼的高速旋轉,一架黑色環保無人機騰空而起,時而快速巡航,時而定點懸停,企業園區、治理設施、污染源頭、高空煙囪一覽無余。而在地面上,執法人員只需操控平板電腦和操縱桿,即可獲取實時地面圖像,隨時了解企業排污狀況。
記者日前目睹了山東省環境監察總隊對部分工業園區和重點企業集團違規建設項目開展獨立調查,使用無人機進行巡航拍攝的一幕。據了解,這是山東省環保廳首次將無人機應用于環境監察工作中,實現了環境監察手段的新突破。
近年來,我國頻受霧霾天氣襲擾,個別城市甚至頻頻爆表,部分工業企業偷排漏排甚至超標排放、部分建筑施工工地揚塵防治措施不到位等問題是重要因素。面對眾多的污染點源,如何快速出擊,及時鎖定企業排污現場、掌控工地揚塵狀況,成為擺在環保部門面前的一大難題。
山東省環境監察總隊配置了多旋翼SK-VI型環保無人機,其正常飛行高度達300米,巡航半徑15千米,配置了1600萬像素的相機。地面操作人員可采取全自動或手控方式,進行定點定位高空航拍或巡航查找污染線索,清楚辨別項目情況,直接確認項目建設位置。而環境執法人員則可據此迅速到達環保違規地點,進行現場取證。
山東省環境監察總隊總隊長齊鑫山告訴記者:“環保無人機的成功運用,讓我們的環境監察工作如虎添翼。它有效解決了環境監管人力不足、防控手段滯后、監管模式單 一等問題,做到隨時隨地起飛,日夜突襲檢查,有力提高環境監察的突擊性和隨機性。同時,環保無人機既可從宏觀上觀測污染源分布、排放狀況、生態保護和項目建設 情況,為環境保護提供決策依據,也可實時快速跟蹤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捕捉違法污染源,為環境監察執法工作提供更加及時、高效、快捷的服務。”
下一步,山東省環境監察總隊將在此次探索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擴大應用范圍,切實發揮好環保無人機航拍技術在環境監察執法工作中的“千里眼”作用,讓違法排污行為無處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