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無人機航拍對中緬管道二標段和三標段930公里的管道水工保護設施建設、地貌恢復、植被恢復等工程建設情況進行檢查,航拍成果作為地面及環境工程整改依據之后,進行的復查。
此次無人機巡線航拍區位于云南省和貴州省境內崇山峻嶺之中,人工巡線難度大,耗時長,精度無法達到無人機的標準。
據了解,無人機巡線和復查起點為貴州省荔波縣,終點為云南省南華縣,以分辨率0.02米至0.05米航空影像照片為項目成果。
管道學院院長鮑宇介紹,此次中緬管道巡線共飛行42個架次,飛行航程4500公里,航拍管道836公里,利用航拍照片及拼接成果,對中緬管道地 貌恢復后的地面及環境工程質量進行檢查,最終航拍成果作為地面及環境工程的整改依據。中緬管道EPC項目部組織相關人員對航拍結果進行了核查,發現一些施 工地段存在水工保護未完成、棄渣未外運、地貌恢復不到位等問題,已責令施工單位進行了整改。
中緬管道相關負責人認為,利用無人機對管道沿線情況進行觀測,為管道建設和運營管理提供了第一手直觀、真實的資料,大大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檢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無人機巡線為長輸管道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對管道安全運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無人機項目負責人劉彥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11年,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出臺,放開低空空域,為無人 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針對我國油氣管道大發展、管道檢測和巡護滯后的局面,管道局投入資金,依托有豐富經驗的技術骨干組成科研團隊,開展無人機在管道的應 用技術研究,目前已取得16項專有技術,其中5項進入實際應用階段,申報1項發明專利和1項實用新型專利。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金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