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輕松的轉型之路
零度智控由專業市場轉向大眾市場的確不算輕松。
一般來說,對專業用戶而言,可能更注重功能性,比如,對飛行時間、可靠性、安全性、精準度等要求很高,但對價格、外觀、設計、界面等并不會特別敏感,只要好用,能完成飛行任務就可以。
但大眾用戶不一樣,大眾消費電子產品逐漸培養起了用戶較高的審美趣味,尤其是蘋果等強調極致用戶體驗的公司,使得大眾用戶更注重工業設計、美觀、性價比等元素。因此兩個市場的側重點完全不同。
“以前飛控之所以賣得很貴,因為市場很小,為了保持公司利潤不得不這樣做;其次,每個飛控是需要一些比較嚴格的環節進行測試,成本不低;第三,我們對客戶的響應也非常高,出現問題時就要派人去處理,做的工作也比較多。”
但現階段面向大眾市場,雖然技術上沒有障礙,但是在生產制造、供應鏈控制,尤其是大批量的工業流水線作業方面,缺乏相應經驗。
楊建軍并不否認轉型中的挑戰:“個人產品是批量生產,對生產、品控、供應鏈管理,這是我們原來的領域不需要考慮的,所以轉型過程中,我們的觀念、能力、公司結構、人員等,都會發生很大變化。”
最大變化還是經營理念,一如楊建軍所言,做專業市場時,一直都靠自有資金來發展,這種方式也并無不妥。但進入到大眾市場,無人機領域的玩家越來越多,資本開始大量涌入,拼的不僅是技術,還有發展效率和市場話語,零度智控此前的這種運作模式,已無法滿足公司的發展。
“硬件迭代周期比較長,代價高。一點錯誤都會帶來大量召回,這是災難性的。所以,當大疆以推量的方式進行新產品發布時,問題就來了,產能跟不上、資金跟不上,周轉一次資金十分驚人。”
但零度智控最初并不太重視這件事,在他們看來,有錢當然更好,如果沒有,以他們的自有資金也可以持續發展。可隨著對宏觀市場環境和資本作用的了解越來越深,接觸資本的機會越來越多,他逐漸改變了想法。
“據說,大疆最開始融資時其實非常困難,做各種路演都沒人看好。我們可能還好點,因為有專業技術,還有大疆這個樣板在前面探路。”楊建軍同時認為,大疆已做得很好,對后來者來說,就有了明確方向,所以融資的時候就會有一定優勢。
但并非所有資本都明白這個新興行業,“資本市場對新領域并不是太懂,會以其他行業的經驗來套,但其他行業的經驗不一定合適。他們看不懂未來你要做什么,他覺得現在已有了大疆,你可能只能做千年老二,希望你差異化,避開大疆的領域。”
這種建議不能算錯,楊建軍同樣認為差異化有必要:“大疆要做大眾市場,可能更關心性價比,我關心的是安全性,這就是我的差異化,但資本不一定 懂,他們覺得安全性這東西太虛,我只能說掉下來砸到人砸到車,這樣的事還沒有真正發生,但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無序的發展下去,這種事情是遲早的。”
因此每次跟資本打交道,楊建軍都像在給他們講課。接觸的資本多了,懂行了,后來開始慢慢接觸專業資本,產業資本,方向性就比較 強,直到完成pre-A輪融資:“終于可以專心研發和生產了,過程比較痛苦。”他有點感慨,這個技術出身,講起話來邏輯性嚴密的33歲創業者,終于暫時不 用為明年的重要戰役擔心彈藥了。
結束語
其實,無人機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一個細分產業,更多意義上,可以作為空天產業的延伸基礎而存在。
與地面產業不同,空天產業至今是人類商業的空白,無人機某種意義上可以成為空天產業的一個承載平臺,或許可以從中誕生眾多的垂直化的空天商業模式。從這方面看,無人機商業將是個充滿想象的宏大故事,作為空天產業的基石,這個故事才剛剛開始。(文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