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早晨發生的無人機撞擊白宮事件引入了一種新型風險,這種風險無疑將在未來給總統官邸帶來較高的安全隱患。與此同時,美國特工處和軍方正考慮防范來自空中的新威脅。
盡管我們距離中國無人機編隊在華盛頓上空側身飛過、向玫瑰園投擲一連串導彈的日子還很遙遠,但不難想象在不久的未來,廉價、低技術含量的無人機 會對白宮等安保嚴密的機構造成嚴重破壞。因此,未來在白宮及其他重要的公共目標上空打造迷你版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并非好萊塢式的幻想。
這管用嗎?白宮的防空系統一直是既獨特,又不完善的。要保護距離美國最繁忙機場僅幾英里的政府設施不受空襲是一大挑戰,因為在很短時間內數千架航班就可以飛抵白宮及其他華盛頓重要機構。
二戰時期,負責監管特工處的時任美國財長摩根索首次提議建立白宮的防空系統,希望在白宮的各個入口設立沙袋和機槍掩體,以防御德國傘兵部隊。當 時的總統安全事務負責人邁克·賴利最終勸服這位財長放棄修建防御工事,但向所有白宮工作人員發放了防毒面具(羅斯福總統的防毒面具系在他的輪椅上),而且 白宮建筑師洛倫佐·溫斯洛開始設計白宮的第一個防空洞。
最終,他們為總統準備了兩個防空掩體:一條帶斜坡的隧道可以使羅斯福的輪椅更快地進入與白宮相鄰的財政部的地下安全區,而修建在白宮東翼地下的一個小型水泥防空洞則能夠承受500磅炸彈的攻擊。
特工處要求軍方在總統府附近的政府大樓屋頂上設置高射炮。由于這些高射炮從未發射過,直到多年后人們才發現堆放在大炮旁邊的彈藥弄錯了型號。
自那以來,美軍防化部隊的一支特遣分隊就永久性地駐扎在白宮,以防范毒氣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