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更加智能
1、四塊核心技術
消費級無人機目前主要是四塊的核心技術,包括飛控、云臺、相機以及視頻的無線傳輸。
“零度到今天已經做了8年的技術積累吧,頭幾年是在飛控,后來又加入了云臺,最近又開始專門成立了相機和無線圖像傳輸的團隊,這四塊的核心技術可以支撐現在主流的消費級飛行器。”楊建軍說。
2、未來技術的突破
首 先是無人機的自動跟蹤能力,就是通過視頻的視覺識別。目前視覺識別技術已經很成熟了,比如公司門口上班打卡就是視頻識別的,它可以識別你有沒有戴眼鏡,身 高多少,是男的還是女的,有沒有犯罪記錄。楊說無人機首先要在這一方面能做到智能地跟蹤人,“我走到哪里,回頭一看,它跟著我呢”。
第二個技術是避障,現在的無人機之所以依賴于飛手,是因為我們的環境是不可控的,很多地方對避障的要求很高。比如說一根很細的電線飛機飛到很近時才能看到,再比如樹枝,遠離時是一棵大樹,靠近時會有許多樹枝,這對無人機避障的要求非常高。
“這兩個技術會比較先成熟,成熟之后無人機的智能化就大大地提高了。當它能跟蹤人,能避障了,它不就是一個真正的到處能跑的空中機器人嗎。這個時候我們在無人機上做的應用性開發就更多了。”
3、基礎技術
電池
電 池技術在短時間內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化。“電動汽車這個行業比我們無人機行業大很多,它對電池的需求拉動是非常強烈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些行業的拉動 下,也沒有出現一個革命性的技術突破。”楊建軍說,“它可能在安全性方面,在電池的能效方面會有一些提高,但是還沒有一個完全取代現有電池技術的核心技術 突破出現,所以在一段時間之內,我們只要看汽車行業電池的發展就可以了。”
“當汽車行業出現全新的電池革命的時 候,那時無人機的第二輪的革命就會來了。它的續航時間會變得很長很長,原來受續航局限的行業,比如農業,因為農業對無人機的續航時間要求比較長,這個時候 可能會得到革命性的發展。但是現在由于工業的一些基礎的技術還不完善,我們沒有辦法做更多的事情,我們不會把精力投入在研發一個電池上面。”
定位
GPS 發展了這么多年,精度不斷地在提高,軍用級別的GPS可以達到厘米級的精度,普通民用的差分GPS也可以達到同樣的精度,通過事后差分可以進行很精確的測 繪。“在這一點上對于無人機來講,本身無人機就是非常小的,對精度的要求會更高,所以我們以后可能不再依賴于衛星定位,可能會在室內通過視覺采用其他方面 的定位技術,”楊建軍說。“所以這塊兒就依賴于未來處理器更強的發展和計算性能的提高。其他的技術其實也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我們會緊盯著技術發展的前 沿,一旦有新技術,就需要非常的敏感,想想怎么樣把它用在無人機未來的發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