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航拍很新穎、很直觀、視野也很廣闊,我認為涉及到自然、環境一類的科學調查,采用航拍形式會給受眾帶來更震撼的視覺沖擊力,讓人印象深刻。這個創意很好,而且也很適合我們的這份議案。”黃潤秋說。
據了解,黃潤秋教授和四川省氣象局的專家、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一起,為這份題為《關于加快制定氣象災 害防御法的議案》的出爐做了長達六年多的調研,而無人機的航拍則是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與“新華社發布”客戶端攝影記者合 作完成。
2月28日,黃潤秋教授一行與新華社記者來到四川省綿竹市清平鄉的文家溝泥石流災害現場,為議案做最后一次考察和航拍。
綿竹市清平鄉屬汶川地震的極重災區,地震導致了災區大量山體震裂、巖石松動破碎,加上震后超強暴雨天氣頻發,該區域多次發生群發性泥石 流災害。其中,2010年8月12日晚至13日,超強暴雨引發的文家溝泥石流災害規模達到540萬立方米,是汶川地震觸發的最大規模泥石流之一。
“近年來發生的超強臺風、特大暴雨、暴雪、區域性嚴重干旱、高溫熱浪、低溫雨雪冰凍等災害性天氣強度頻頻突破或接近歷史極值。雖然災害 無法避免,但通過有效的氣象災害防御措施可以避免或減輕損失。目前,我國國家層面還沒有氣象災害防御方面的法律,加快制定出臺氣象災害防御法,顯得尤為重 要而緊迫。”黃潤秋在議案中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