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王量迪 象山記者站俞莉 陳光曙 通訊員李堯)由象山農機專業合作社5名農戶發起組建的無人機植保作業服務公司———象山春翔農機作業服務公司本月正式掛牌成立,該類公司在全省尚屬首家。
象山縣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縣,但發展滯后的植保機械及粗放的施藥方式,曾嚴重阻礙了該縣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據象山縣農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生產實踐 中,如果發生大面積病蟲害,短時間往往難以找到大批施藥人員。同時,由于象山半島臺風來襲頻繁,當地普遍種植稻稈高大的超級水稻,揚花期稻稈高度在1.2 米至1.5米之間,因此以人工作業的方式防治病蟲害,不僅作業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而且容易發生農藥中毒事故。
為此,該縣以農用植保無 人機首次列入寧波市補貼目錄為契機,去年先后投入農發資金25萬元,支持易涂、聯富、金穗、幫農等4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分別引進1架單旋翼電動植保無人機、 3架多旋翼電動植保無人機,并于去年8月至10月對3000余畝單季晚稻開展應用無人機施藥。
其中,象山開明家庭農場的500畝單季晚 稻去年應用無人機三次噴灑殺蟲劑后,平均畝產643公斤,稻谷顆粒飽滿,色澤金黃,平均出米率在75%以上。與以往人工防治相比,產量雖然沒有明顯變化, 但從稻谷收成及品質來看,完全能達到防治效果,且三次施藥僅人工費用就減少了3000余元。
據象山春翔農機作業服務公司負責人黃開明介 紹,該公司整合了易涂、聯富、金穗、幫農等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戶和農用植保無人機,今后將采用統一管理調度、統一作業收費、統一維修停放的現代化企業管理 模式,重點為相關農業生產者提供無人植保機作業服務。同時提供機耕、機播、機收、排灌、植保等各類農機作業服務,以及相關的農機維修、供應、中介、租賃等 服務。
有關專家認為,全省首家無人機植保作業服務公司的成立,不僅可有效解決目前農用植保無人機作業存在的缺乏安全操作規范、農藥噴灑標準、藥效標準等問題,而且也將為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發揮示范推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