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記者姜永濤)日前,一家大型快遞公司在中山和惠州招聘無人機操作手的廣告引發市民對無人機送快遞的憧憬。記者了解到,在珠三角地區使用無人機送快遞雖有設想,但因受限于空域管制、設備標準和操作手水平等因素影響,無人機快遞目前尚處于商業炒作階段。
“飛手”月薪約四千元
記者在此廣告中看到,這種被稱為“飛手”的新職業,并沒有“飛手”相關培訓機構所宣稱的月薪過萬元甚至年薪三十萬元,廣告中給出的月薪僅為 3800元~4000元,而該工作的福利是“雨天等天氣惡劣時可以不用上班”。記者搜索發現,該招聘廣告不僅在中山和惠州有效,浙江湖州也在招聘相同的人 員。在中山的“飛手”工作地點位于三角、黃圃、阜沙等北部鎮區。
該快遞公司在中山市的人力資源部工作人員確認,此廣告確實為該公司所發,現在已經招聘到人員,“只是用在研發相關領域。”該公司宣傳相關負責人表示。
“飛手”應先保證安全
桂林航龍科訊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秦子健是我國首批獲得無人機培訓教員的人之一,據其介紹,培訓無人機“飛手”并不難,一個小時左右就能教 會。但重要的是,“飛手”要學會應對各種突發情況,至少要經過一個月學習和實踐訓練,“無人機操作手首先應該考慮和保證無人機在運行過程中不會造成人員受 傷。”他表示。
“飛手”這一職業的前景有多大?有行內人士認為,目前來講“飛手”有一定市場需求,但在將來,無人機的智能化程度會進一步提高,“飛手”的操 控能力就變得不再那么關鍵了。“受制于電池影響,現在的無人機續航里程多為10公里左右,對操作手的依賴程度較高。但我們已經解決了關鍵的電池問題,即將 發布續航里程可以達到40公里~80公里的無人機,可以懸停,定點發射定點降落,到時無人機操作員只需要等著無人機飛來,卸貨、檢修無人機即可。”一位無 人機生產廠家負責人表示。
現階段多為商業炒作
廣州市一家從事無人機研發和生產的廠商負責人表示,該公司與上述快遞公司有合作計劃,將來會有500~1000架該公司的無人機飛行在珠三角 上空從事快遞工作。對此,記者昨天致電該無人機廠家表達采訪要求,接電話者留下了本報記者電話號碼表示會轉達相關人員,但截至昨天本報記者發稿時,尚無人 回復本報記者。
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執行秘書長、無人機管理辦公室主任柯玉寶認為,雖然國內快遞業確實有人在嘗試用無人機送快遞,但到 目前為止,這些行為還處在商業炒作階段,不可能進入實操階段,主要是因為空域管制、設備標準和操作手水平等方面,目前尚沒有發展出成熟的條件供無人機從事 快遞業務。
執照和空域是難點
柯玉寶告訴記者,他剛從美國參加完無人航空器專題研討會,“無人機快遞業務即使在美國開展也遇到很多障礙。”據他介紹,目前美國 限定豁免的無人機公司運行25kg以下無人航空器,高度限定在200英尺(約61米)以下。目前征求意見的107法案中,高度擬提高到500英尺(約 152米),但是前提是要在視距內,晝間飛行。柯玉寶認同無人機從事快遞業務是一種趨勢,在他看來,普及無人機快遞業務現在需要解決兩大問題:其一是飛行 執照。無人機飛行需要滿足的條件首先是人要有執照。
據行內人士透露,目前國內所謂持證“飛手”不足三百人,如果不加快宣傳、培訓,恐怕難以滿足需求。其二是申報空域。“假如你要明天飛,那么在 前一天15時之前需向所管轄區的航行管理部門申報你的飛行計劃,三小時之內會得到回復。第二天飛前再打電話申報一次,主要防止遇到特殊情況。”
據了解,每架次無人機申請臨時飛行的費用達1000元,快遞公司恐怕很難負擔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