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曉飛)某科技公司3名員工操控航模非法航拍測繪,致使多架次民航飛機避讓、延誤。昨天下午,平谷法院一審以“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處郝某等3人有期徒刑1年半,緩刑兩年。
據了解,全國各地曾多次出現因航模和無人機“黑飛”引發的案件,但此案以“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獲法院判決,在國內尚屬首次。
檢方指控,郝某受公司總經理牛某指派,在明知本公司不具備航空攝影測繪資質且未申請空域的情況下,于2013年12月28日指派喬某、李某、王某(另案處理)對河北一家測繪公司承接的河北三河公務機場項目進行航拍測繪。
2013年12月29日,3人在平谷區馬坊鎮石佛寺村南公路上,操縱燃油助力航模飛機升空進行地貌拍攝時,航模飛機被解放軍空軍雷達監測發現為不明飛行物,后北京軍區空軍出動直升機將其迫降。
非法航拍致多架次民航飛機避讓、延誤,造成國航經濟損失近2萬元,北京軍區空軍組織各級指揮機構和部隊共1226人參與處置,兩架殲擊機待命升空,兩架直升機升空,雷達開機26部,動用車輛123臺。
法院認為郝某等3人在未經有關部門許可且未取得無人機駕駛員資質的情況下,擅自操縱無人機進入首都空中管制區,造成嚴重后果,已,情節較輕。
法院認為檢方指控無人機是被軍機迫降以及造成國航損失缺乏證據不予認定。法院最終分別判處郝某、喬某、李某有期徒刑1年半,緩刑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