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證券分析師預計,未來15年內軍用無人機將迎來千億級批量列裝需求,發動機材料和靶機將率先享受業績紅利。預計未來15年內三代、四代有人或無人戰斗機列裝約2300架,無人戰斗機空間3000億元,5年后陸續將列裝100億元戰略、戰術無人機。
隨著技術向民用外溢,無人機產業化進入普及時代。無人機在民營領域的應用非常廣闊,主要包括大地測量、氣象觀測、航拍、城市環境檢測、地球資源勘探和森林防火等方面。
而在消費級無人飛機方面,以深圳大疆為代表的航拍無人機已經火遍全球。消費級無人機一般采用成本較低的多旋翼平臺,用于航拍、游戲等休閑用途。
專家分析,從技術角度而言,軍用無人機更重發動機和載荷技術,民用無人機更多是簡單充當“空中貨車”,微型無人機則更重飛控技術,三類無人機鑄就三類產業發展模式和競爭格局。
無 人機軍用、民用廣闊的市場空間,正使無人機產業成為下一片藍海。根據美國蒂爾集團發布的最新全球無人機市場預測,預計未來10年,無人機將繼續成為世界航 空航天工業最具增長活力的市場,其中全球軍用和民用無人機銷售額將由2015年的64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115億美元,10年支出總額將超過910億 美元,10年復合增長率為6.7%。預計到2024年,民用無人機市場份額將由目前的11%增加至14%,即16億美元。
無人機展會上展出的中國國產無人機
民用無人機市場爆發
隨著無人機技術逐漸成熟,制造成本和進入門檻降低,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已經爆發,而民用無人機市場處于爆發前夜。
2014年以來,三星、騰訊、蘋果、小米等消費電子巨頭紛紛計劃推出消費無人機產品。國內市場處在風口起飛的臨界點,消費級市場將會是一塊大蛋糕。
成立于2006年的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民用無人機行業爆發式增長的一個縮影。公司消費級無人機產品占據全球約70%的市場份額。公司營業收入也成幾何倍數增長,2010年收入僅幾百萬,2014年收入已經近30億元。
國內某無人機上市公司高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公司就是看好民用特別是消費級無人機廣闊的市場,才通過并購快速切入這一領域。
“在行業市場應用上,影視和測繪已經相當成熟。未來,農業植保、電力檢測等領域,將是無人機增長最快的市場。”上述高管說。
目 前來看,民用無人機最大的市場在于政府公共服務的提供,如警用、消防、氣象等,占總需求的70%左右。多位券商分析師表示,未來無人機潛力最大的市場可能 就在民用,僅農林植保和電力巡檢兩大應用在中國就可能分別達到150億元和10億元的市場規模,未來防災救災、地質氣象、城市規劃等多行業應用啟動,成長 空間巨大。
隨著國家出臺各項促進政策和行業標準的逐漸完善,民用無人機即將迎來產業化浪潮。2014年中央1號文件首次提出加強農 用航空建設。目前河南和湖南都已將無人機列入農機購置補貼范圍,有效刺激了無人機的推廣應用。2014年6月,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中心對外發布名為 《架空輸電線路無人機巡檢作業技術導則》的電力行業標準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而在防災救災領域,無人機的優勢已經顯現。近日的尼泊爾地震中,中國、印度等國都向尼泊爾派遣無人機協助搜救定位工作。在汶川、魯甸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中,無人機先行偵察遙感測繪,為災害評估、應急救援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
無人機展會上展出的中國國產無人機
民用無人機廣闊的市場空間也引來資本的追逐,不少主營業務非航空類產品的上市公司紛紛通過并購或合作的方式“跨界”布局。
目前我國約有150多家民用無人機生產單位,初步估計已生產15000余架無人機。涉足無人機業務的上市公司包括洪都航空、山東礦機、山河智能等15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