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和通用動力公司宣布,他們對一種系統進行了測試并取得了成功,這種系統使小型無人機能夠攜帶小型自動精確打擊炸彈。通用動力彈藥和戰術系統分部和陸軍裝備研究和開發工程中心進行了演示驗證,利用小型無人機攜帶GPS制導81毫米迫擊炮彈對目標實施打擊。
GPS制導迫擊炮彈去年才開始在駐阿富汗美軍部署,原本設計用于從地面的迫擊炮發射。制導組件作為引信的一部分,使用時被安裝在常規迫擊炮彈上,通過 控制穩定鰭進行制導。陸軍裝備研究和開發工程中心與通用動力公司對該系統進行測試后,將該GPS制導迫擊炮彈變成了靈巧炸彈,并通過無人機彈架上的特殊設 計向其提供GPS坐標。

美軍嘗試用小型人機投擲GPS制導炸彈戰術
“虎鯊”無人機(一種90公斤重,翼展5米,可自主起飛和降落的無人機)連續3次對空投迫擊炮彈(ADM)進行了測試,在2100米高的空中投擲4.5公斤重的炮彈。每次都落在預設目標數米范圍內,而81毫米迫擊炮彈高爆戰斗部的殺傷半徑是35米。
使用小型無人機投擲迫擊炮彈在軍事上有很多可取之處。無人機航程顯然比火炮射程遠,它們可以在一個區域上方盤旋很長時間(“虎鯊”無人機可滯空8小 時)并突然發起攻擊。相比于國防部和中央情報局無人機所使用的導彈來說,迫擊炮彈非常便宜。空投迫擊炮彈還可以用于其他用途,炮彈可安裝非殺傷戰斗部,如 煙霧和氣體,從而將無人機空投迫擊炮彈的用途擴大至執法和國內安全領域。執法部門已經開始關注無人機空投非殺傷武器這種用途。
當然,空投制導迫擊炮彈的精度和攜帶它們的無人機的安全,會受到GPS干擾技術的威脅。去年,伊朗部隊已經利用此類技術捕獲了中央情報局的RQ-170“哨兵”隱身無人機。而且,許多美國無人機發回的視頻都未經加密,敵方可利用衛星通信監控軟件截獲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