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環保局梳理全市去年建立“大環保”格局之后的成效,數據顯示,全市共檢查企業39656廠次,立案1882宗,罰款6225萬元,移送案件63宗。
據了解,去年佛山市政府1號文件發布《佛山市建設人民滿意政府行動方案(2014-2020年)》,其中就包括了建設宜居城市環境的具體行動計劃。 計劃提出每年推動完成100項環保民生實事,務求讓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滿意。佛山市還成立環境保護委員會,整合各類環保協調機構,宏觀推動環境保護,出臺 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責任制暫行實施辦法、環境保護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具體負責、人大政協監督、市環委會統籌 指揮,市、區、鎮三級聯動,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廣泛監督的“大環保”格局。
佛山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大環保”的格局下,粗放型執法開始向精細化執法轉變,建立市督查、區檢查、鎮巡查、村協查的“環境大 監管”。單獨執法也在向合力執法轉變,環保、檢察、公安、法院等部門密切協作,率先在廣東省設立“環保警察”,有效提高環境犯罪案件偵辦效率,建立了部門 聯合執法制度。防范性執法向主動曝光執法轉變,邀請媒體曝光環境違法行為、實行舉報違法排污行為有獎政策等。日常執法向全覆蓋執法轉變,實現夜間執法和節 假日執法常態化,率先采用無人機配合執法,時間和空間上全覆蓋。
此外,環保執法監督向全社會共同監督轉變:聘請近200名環保監督員,并通過媒體系列報道和節目進行監督。據統計,2014年,全市共出動環境監察 人員92118人次,檢查企業39656廠次,立案1882宗,罰款6225萬元,移送案件63宗,比2013年分別增長73%、38%、99%、 244%、270%。 (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