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進入正規化管理時代,仍在路上
伴隨整個民用無人機產業的快速發展,國內無人機研發、生產、應用等機構對實用型無人機駕駛員的需求非常迫切。據初步估算,到2018年,我國民 用無人機駕駛員的需求量將突破3萬人。目前,專業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我國民用無人機產業快速有序發展的一個因素。
據中國AOPA統計,截至目前,全國無人機訓練機構只有31家,培訓的無人機駕駛員執照合格證人數還不到700人,“持證上崗”的民用無人機駕 駛員數量嚴重不足。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現在只是民用無人機駕駛員規范管理的一個良好開端,要讓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全面進入正規化管理時代,還有很長的路要 走。
記者了解到,現在各個培訓機構的教員都是由中國AOPA培養出來的“種子”,通過中國AOPA的培訓、理論考試、實踐飛行考試后,下放到各個訓練機構去生根、發芽。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這個局面將會有所改變,成功培養出機長和駕駛員的上百人以上的培訓機構,將被賦予教員的培訓資質。記者了解到,今后,全部民用無人機駕駛員都將由培訓機構培養,中國AOPA只負責考試和證后管理工作。
同時,中國AOPA還將在全國建立一些理論考試點和實踐飛行考試點,方便企業就近參加考試,今后民用無人機駕駛員考試工作也將更加系統化、程序化、正規化。
除了專業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短缺的因素外,現階段,大部分民用無人機駕駛員是從航模“飛手”轉過來的,普遍飛行理論水平偏低,法律法規意識淡薄,這兩大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無人機產業發展產生了影響。
然而,法律規意識的提升絕非是一蹴而就,這需要一個長期的宣傳和普及的過程。“我們呼吁有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加入到無人機航空文化和民航法規的普 及行列中來,以進一步加大無人機駕駛員規范化管理的宣傳范圍和普及力度。如果,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甚至是大眾都知道怎樣操做無人機才是合理、合法的,那么民 用無人機產業將能夠更加健康、有序發展。”柯玉寶在采訪中多次這樣強調。
相信未來,隨著民用無人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管理手段的逐步完善,我國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管理將全面進入正規化管理時代,實現持證方能自在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