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消費級無人機在軍用領域的優勢:體積小巧輕便便于單兵攜帶,對起降的地形 要求很低,懸停功能有利于對目標的偵察,相對于動輒上千萬的軍用無人機來說成本很低,而且受益于大規模量產的優勢,產品的成熟度也比較高,從技術的角度來 說,像大疆無人機的云臺穩定技術對于軍用無人機也是有實際的借鑒意義的。
但相對于這些優勢來說,消費級無人機軍用化的劣勢也更多,從技術角度看,這主要是由消費級 無人機先天的局限造成的:首先,無人機主要是通過無線電傳輸指令,軍用和民用無人機使用的通信頻段和通信制式不同,軍用頻段的范圍遠比民用寬,軍用無人機 需裝備加密電臺,它的尺寸、功耗和重量遠比消費級無人機大,消費級無人機的指令在傳輸時很容易被附近的敵方電子系統探測到,在軍事任務中,無人機是體系的 一環,如果無法和體系保持暢通的通訊,作用將大打折扣。其次,消費級無人機的續航非常有限,以目前市面上領先的大疆“精靈3”無人機為例,它的續航時間僅 有23分鐘,在通常的軍事偵察任務中,即使是小型軍用無人機的續航時間也必須在數小時以上,否則扣除路途花費的時間,在目標上空的偵察時長就非常有限,如 此短的續航時間嚴重限制了消費級無人機執行軍事任務的范圍。然后是載重的問題,無論是攻擊型無人機攜帶的彈藥,或是偵察型無人機攜帶的光電或紅外設備,最 小也在數公斤,這遠遠的超過了消費級無人機的有效攜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