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方出動無人飛機偵查毒窩》追蹤
南國早報記者 唐曉燕 通訊員 白伊霞
7 月27日上午,隨著又一名重要嫌疑人在荔浦縣落網,“荔浦特大制販毒品案”(本報7月25日A1疊12版曾作報道)中的25名犯罪嫌疑人已到案。警方共繳 獲毒品K粉、冰毒、搖頭丸等800余公斤。這起桂、粵警方苦心經營4個多月的案件在偵破全程中,面對屢次更換制毒窩點的狡猾毒販,民警深入雞場摸線索,利 用無人機深入“虎穴”掌握地形,冒著傾盆大雨直沖窩點,一舉將制毒窩點徹底搗毀
1、一張特別的購物清單
今 年年初,桂林警方掌握線索,荔浦籍犯罪嫌疑人王某涉嫌伙同他人制販毒品。在對其展開調查時,警方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伙同荔浦縣籍涉毒嫌疑人冼某、王 大某、“陸八”、徐某、丘某等人,于今年初開始與廣東惠州籍涉毒嫌疑人劉某、王某某、楊某等合謀,秘密在荔浦縣偏遠山區設立加工廠。
這是一個集生產、販賣于一身的跨地區特大毒品案,被公安部確立為公安部“2015-887”毒品目標案件。桂林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對案件進行偵破。
2015年3月的一天,桂林市公安局禁毒支隊一大隊3名民警在駕車路過荔浦縣中園路時,遇到王某的“馬仔”冼某。
當 時,冼某駕駛一輛面包車在路邊停了下來,然后改乘出租車離開。在那輛面包車上,民警透過擋風玻璃發現了一張特別的購物清單,用手機拍下來放大后細看發現, 所購買的物品列有——大鍋、大盆,燃氣爐和燃氣瓶各要買10個,還有洗衣機、烘干機、方便面和礦泉水等。緝毒經驗豐富的民警感覺到這些物品明顯是跟毒品制 作有關。
民警跟蹤冼某乘坐的出租車,來到了荔城鎮鎮政府大院旁的一條巷子。冼某下車后 進了其中一棟6層的居民樓。這棟樓距離冼某停面包的地點約有1.5公里遠,樓下停車也很方便,為何冼某不直接開車過來,而是選擇了打的?他這個“多此一 舉”的行動讓民警意識到,那棟房里住著一個跟制毒有關的人物。
2、民警自導自演抓扒手
經調查,那個人物叫陳某,是廣東省惠東縣人,今年31歲,有制販毒前科。他女朋友張某是本地人,那棟房子是張某的。
4月初的一天,民警在樓下蹲點時,與冼某不期而遇。狡猾的冼某很快認出其中一人是警察,并馬上給樓上的陳某打了電話。
為了打消冼某的懷疑,蹲守民警現場自編自導了一場戲。兩名便衣民警中的一人假裝是扒手,那個被冼某認出來的民警則立即現身抓人,跟“扒手”在巷道內徒手打斗了一番,還逼真地放話:“我跟了你好久了,就知道你常在這一帶扒竊。”
這一場當街“抓扒手”的戲引起了周圍居民和路人的圍觀,這其中就有冼某。他看到那名民警把“扒手”押走后,臉上露出了輕松表情。
在對陳某、冼某的跟蹤過程中,民警發現,他們經常前往荔浦縣荔城鎮一個叫田嶺村的地方,冼某經常購買大量方便面和礦泉水進入村子。
3、出動無人飛機查地形
田嶺村有半公里直徑,緊鄰一座大山,當地人稱為后山。進入田嶺村和上山都只有一條路,民警要靠近偵查幾乎不可能。專案組決定派出無人機協助偵查,解決民警進村的難題,把后山地形和地貌圖像采集回來。
根據無人機拍攝的圖像顯示,進入后山只有一條路,在上山約2.5公里的地方,分布了10多個養雞棚。民警判斷,王某的制毒窩點就藏在其中一個養雞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