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自制PM2.5監測大殺器
目前人們研究PM2.5以及空氣中其他污染物在垂直空間的分布情況,主要是依賴在高層建筑物上建設監測站點,條件非常受限,所得到的數據非常少。上海交 通大學智能交通與無人機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彭仲仁教授發明了一個“大殺器”。他直接在不同高度測數據,PM2.5在不同地方、不同高度的分布情況一目了然。
彭仲仁的學生根據需要,組裝了一部無人機。考慮到飛機要比較長時間在空中飛行監測,他們選擇了可以在空中飛好幾個小時、燒汽油的固定翼飛機。因為燒汽油 會產生廢氣,他們將排氣管放在飛機尾部,飛機頭的位置要搭載監測儀器的平臺,這樣廢氣和儀器的距離就比較遠了。彭仲仁說,只要不是順風飛,尾氣就不會影響 到監測結果,如果是在逆風方向飛行,數據就更可靠了。
此外,監測儀器那么大,無人機怎么能拖得動?儀器在飛機上怎么控制?這個問題比較 棘手。不過美國的空氣監測設備廠家解決了這個問題,專門為他們的飛機量身定做了一批監測儀器。彭仲仁說,經過比對,這些小型設備和大型設備監測出來的數據 基本差不多,于是監測PM 2.5的“大殺器”就完成了。
實測數據顯示鍛煉還是早上好
到了開始使用大殺器的時候。他們首先確定飛行的區域為一個四公里乘以四公里的正方形范圍內,飛行時間分別分布在上午和下午的四個不同時段。飛機起飛之 后,讓飛機每上升100米就圍繞這個正方形盤旋一周然后繼續爬升,通過控制裝載在飛機上的儀器記錄下不同時間,不同位置的PM 2.5濃度。
監測數據顯示,PM 2.5的濃度在清晨6:00-7:30左右最低。隨著太陽的逐漸升起,輻射量增加、空氣溫度升高,人們開始外出活動,污染物排放開始積累,PM 2.5的濃度也隨之升高。所以,鍛煉什么時候好?從空氣污染的角度來看早晨更合適。在水平方向,此前有專家認為,非常細小的PM 2.5在空中的分布是比較均勻的。但彭仲仁團隊監測到的實測數據顯示,相比PM 10的空間分布確實要均勻很多,但PM 2.5同一水平位置的分布沒有此前推測的那么均勻。彭仲仁說,這表明即使在小范圍內,PM 2.5濃度仍因風向、地面排放、外部傳輸等原因呈現不均勻分布。
而且有一次實測數據發現,PM 2.5也并不完全遵循高度越高PM 2.5濃度越低的規律。有一次他們將飛機從地面一直往上飛,發現從300多米往上一直到500米,PM 2.5的濃度反而越來越高,再繼續往上污染濃度又急劇下降。查看溫度才發現,氣溫也是隨著地面升高而升高的,而不是每上升100米下降0 .6℃,因此判斷300米到500米的這一高度區間恰好有一個逆溫層,導致污染物難以擴散。
鏈接
廣州借助“小蠻腰”研究PM2.5垂直分布規律
此前一篇網絡帖子中,自稱“退役”售樓部小姐稱,千萬別買9樓到11樓的房子。因為這三層樓的高度是PM 2.5的最愛,是空氣最臟的位置。這篇文章的論斷很快就被專家和監測人員用理論和數據證明不靠譜。
在PM2.5的垂直分布規律上,研究的城市并不多。廣州借助“小蠻腰”,較早研究了廣州PM2.5的垂直分布規律。根據廣州市環境監測站的研究,在幾十 米以下的高度,PM2.5的濃度其實差別不大,越往高處PM2.5濃度越低,空氣也就越清潔。但這只是小蠻腰所在位置的監測數據,其它地方是這樣嗎?中山 大學的范紹佳教授曾表示,具體到某棟樓某個樓層,差別是非常大的。因為局部地區的擴散條件、小氣候都不一樣,一棟樓前面有一口池塘和沒有一口池塘情況可能 都不一樣,根本沒辦法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