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產值50億
直升機、無人機、固定翼飛機等通用航空器,已經吸引大量資本屯兵備戰。
重慶通航集團董事長黃勇昨日介紹,目前,重慶造恩斯特龍直升機銷量節節攀升,有望在年內銷量突破40架,在此基礎上,他還計劃在年內引入10座左右的固定翼飛機生產項目,今后,“重慶造”通航飛機的種類將更豐富。
瞄準這一市場的還有摩幫大佬左宗申。昨日,左宗申告訴記者,宗申對于通航飛機制造非常感興趣,未來將重點發展水上飛機生產和無人機整機制造兩大領域。“在無人機業務板塊,今年5月,宗申動力(001696)已 與青島宏百川金屬精密制品公司簽署《合資協議》,共同出資5000萬元人民幣,在渝成立了‘重慶宗申天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預計今年9月就可實現無人機 整機的批量生產,包括新一代農用植保機等產品。而在水上飛機板塊,宗申將借力剛剛收購的加拿大港灣航空,在國內進行水上飛機的合資制造。”
“直升機、無人機、固定翼飛機等通用航空器制造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下一個爆發產業。”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規劃,我市將建設國內通用航空器研發與制造集群高地,預計2020年通用航空器制造年產值達50億元。
“近日,國家空管委決定,在重慶飛行管制分區開展低空空域管理和通用航空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這意味著重慶通航業將擁有先行先試權,帶動通航制造業的 發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表示,目前,國內通用航空制造業的年均增長速度在30%以上。
商機
傳統制造業
可轉型做配套
重慶市通航協會秘書長楊斌表示,作為西南工業重鎮,針對通用航空器的配套將為許多企業開辟生路。
楊斌表示,例如,作為摩托之都,重慶各大摩企可以借助自己在制造業方面的優勢,進入植保無人機等領域,或者為整機無人機企業提供發動機等各類零部件配 套,角逐藍海市場。有業內專家預計,今年我國農用無人機市場需求將達到5000臺,至2020年將超過1萬臺,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而縱觀國內植保無人機廠 家卻甚是寥寥,重慶摩企有制造業基礎和配套優勢,應該趕上這波潮流。
其次是自動控制系統,飛機的儀器儀表與汽車儀器儀表原理基本相同。重慶擁有四聯集團、華渝電氣儀表等行業巨頭,為重慶通航產業配套,生產飛機儀器儀表甚至自動控制系統,對他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
再次是航空級機體材料領域,國產大飛機機身70%以上的鋁合金材料都是渝企西南鋁配套的,通用航空器的發展依然會帶動大批對于機身材料的需求,這將給西南鋁、重鋼、萬達薄板等本土企業帶來配套商機。
重慶兩江新區通用航空產業園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相關規劃,算上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到2020年,重慶飛機制造業產值將達31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