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人機航拍廿三里街道飛揚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千畝稻田時,出現了“稻田怪圈”。
“稻田怪圈”你見過嗎?栩栩如生的中國漢字?還有一幅畫?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讓我們大家一起來一探究竟。
“絲路起點——— 雞毛換糖貨郎擔”、“賓王故里”等文字和圖案,在茂盛的稻田里呈現,那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是義烏的種糧專業戶種出來的,令人驚嘆的栽培藝術, 義烏種糧專業戶虞東紅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培育,居然種出了彩色水稻。他種植出彩色稻田(分為紫水稻和單季稻),面積達30多畝。虞東紅好比一個高明的畫家一樣,以彩色水稻為顏料,將它們“描畫”在千畝稻田里,創作出一幅稻田“書畫”作品!讓我們一起看下它的具體操作過程:
這位種糧專業戶虞東紅的水稻種植基地被列為浙江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之一,他種植水稻近10年。在農業種植方面,他一直追求更科學、更環保的種植方式。虞東紅希望通過稻田藝術的方式,讓更多人關注現代農業,關注綠色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