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講:龍巖
德生堂董事長
得研究 “懶人經濟”
德生堂原本在甘肅市場發展,因為希望提升企業經營能力,所以后來轉戰北京市場,但北京有350米的藥店距離限制,開店的難度很大。當時在北京試水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剛剛起步的醫藥B2C,也就做起了網上藥店,還進駐了天貓醫藥館。前期,由于得到天貓提供的平臺、流量,以及一些后續的線上支持,德生堂的網上藥店111醫藥館開始逐步發展起來。
不過,這段時間我們看到,消費者的需求又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越來越多電商關注服務體驗的問題。
我們觀察到一組數據,現在美團網每天的訂單數是240-250萬,跟京東的日均訂單數已經很接近,如果美團網的客單價跟京東一樣的話,那么美團網的市場規模就很可能接近甚至超越京東了。為什么美團網會這名牛?原因是美團從兩年前開始,就提供到家服務。如今,不僅百度,京東也開始抓起到家服務的工作,而且京東還是由一把手劉強東親自主抓。可以看出,到家服務,是未來電商的趨勢,因為懶人經濟已經形成氣候,顧客原來要下樓到社區商鋪購買商品,現在開始習慣讓商品送貨上門。
在這種背景下,實體店的價值反而凸顯出來了。所以,111醫藥館現在正布局實體店與電商O2O的結合,在北京市最好的社區—望京社區進行試點,布局實體體驗店。我們的思路是,這些實體店不僅可以給線上的顧客就近提供商品,也可以滿足顧客的線下服務體驗,尤其是我們的藥師和專業藥學服務團隊,除了線上提供簡易的咨詢解答,還可以在線下面對面提供健康方案。
電商必將是醫藥零售的標配
我認為,未來醫藥零售業的發展,電商肯定是標配。而且光有線上,沒有線下的門店也不行。但近來我也老在想一個問題:將來究竟是傳統零售可以做大,還是電商做得更大?
我曾經幻想過,如果有電商去開發昆明藥品零售市場,會否被一心堂擊敗?比如這個電商在昆明某個地價相對便宜的地方建了一個兩三平方米的倉庫,然后把系統布局好,跟顧客聯系起來,那么在老齡化社會下,顧客按一下鍵鈕,無人機就直接把藥送到家門口,放到顧客的床頭,而藥師又可以通過高新技術給顧客提供健康管理。如果這種情況可以實現,一定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方法,老頭老太太哪怕到最近的藥店買藥,都還不如這樣按鍵送藥來得快捷方便。
那么,如果在昆明東南西北都各布局一個點,這是否意味著就能在昆明市場占一定份額,如果這種模式的慢病管理系統做得足夠極致,是不是可以占更多的份額。想到這,我自己也嚇出了一身冷汗,但我認為答案自然而然也出來了。
現階段先看準方向、練好內功
其實,醫藥電商的發展現在才剛剛開始,還沒有達到決勝階段。而且國家現行的政策并不支持醫藥電商大踏步地往前走,所以現階段應練好內功,打基礎,儲備人才,不要把子彈用光了。下一步決戰的時候我們把子彈投一個方向狠打,最后爭取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自有品牌也是未來的電商趨勢,實際上就是輕工廠的模式。蘋果就是這種模式。事實上,做電商沒有必要非得自己開發一套系統,同理,如果我們零售商要生產一個血壓計,完全可以找廠家按照我們從市場上獲得的數據和制定的標準來生產。而且貼牌的產品通常成本低,效益高,適合互聯網的發展。當然,一定要具備專業的部門,精準分析市場,根據市場走向和消費者需求,制定貼牌產品投產的標準,這樣才能符合未來醫藥電商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