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試用現場,工作人員雙手操作無人機,停在空地上的無人機螺旋槳緩緩轉動,升到離地面約6米的地方,緊接著裝在機身下方的四個噴頭開始噴出乳白色水霧。按照設定的高度、速度、路線噴灑農藥,10多分鐘就能完成30畝地的農藥噴灑。現場圍觀的人驚呼:“這么快就噴完農藥了,這兩架植保無人機真是農業生產的好幫手啊!”
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種農林植保無人機的載重是30公斤,為農作物植保作業提供了全新的施藥技術與裝備。如果按照設定的高度、速度、路線噴灑農藥,10多分鐘就能完成30畝地的農藥噴灑。農民只需要學習7天到10天,就可以在田間作業。這款飛機每天作業面積可達800畝,既減輕了農民負擔,又為農民節省了農藥和人工成本。隨著該區耕地逐步向家庭農場、種植專業合作社集中,推廣無人機植保作業將大有潛力可挖。”
這種無人機采用了自動導航技術,操作大大簡化,克服了對無人機操控手的依賴,降低了無人機推廣使用門檻,讓更多人可以輕松操作無人機。整套無人機設備既適用于小麥、玉米、小雜糧的病蟲害防治,也可輕松完成經濟作物及特種農林作物的施藥植保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