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透露,美軍的無人機“戰斗空中巡邏”圈數量(CAP)計劃在2019年之前增加50%,由現在的60~65個增至90個左右。其中,美國空軍占60個,美國陸軍占10至20個(依托MQ-1C“灰鷹”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建立),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占不超過10個,依托政府擁有飛機、合同商操作飛機模式的約占10個。
美國空軍的MQ-9“死神”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長航時無人機的出現,使現代空中力量首次有能力經濟有效地在大氣層內建立不間斷的CAP圈(美軍形象地稱之為“軌道”)來執行偵察/打擊任務。事實上,美國空軍給出的CAP圈數量還只是考慮了MQ-1“捕食者”/MQ-1C“灰鷹”/MQ-9“死神”無人機,美國空軍在2014年實現了可分別利用MQ-1/-9、RQ-4“全球鷹”分別建立65個(應急時可達85個)、8個CAP圈的能力,并且還計劃使其RQ-4可支持的CAP數量增至9個。即使最終該軍種可利用MQ-9(該機將全面取代MQ-1)建立的CAP圈數量減少到55個,應急時仍可增至多達71個。總之,在利用長航時無人機形成大氣層內不間斷的空基偵察/打擊能力方面,美國空軍已遙遙領先。
與目前的數量相比,美國空軍未來預計的CAP圈數量比現在的65個(這是該軍種長期以來的目標,于2014年5月達到)有所減少,原因是該軍種需緩解其無人機部隊人手不足和工作負荷太高的狀況。為此,美國空軍一方面努力補充人力資源,另一方面提出將其CAP圈數量由65個減少到60個(最終可能減少到55個)的計劃,并在2015年4月獲得了美國國防部長卡特的批準。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和合同商操作模式的CAP圈數量都有增加。另外,合同商操作政府擁有飛機模式的CAP圈將只執行情報、監視與偵察任務,而美軍的CAP圈將還可執行空中打擊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