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中國AOPA)日前宣布,針對無人機“黑飛”普遍、空中監管難的現狀,推出“U Cloud”輕小型無人機監管系統。
AOPA在中國隸屬民航局,是其下屬四大協會之一;在國際上,則隸屬國際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IAOPA)。中國AOPA執行秘書長柯玉寶表示,“U Cloud”系統目前主要針對15—150公斤(起飛全重),飛行高度150米以下作業的無人機。另外,15公斤以下,在視距外、人口稠密區飛行的無人機也會納入監管范圍。 屆時,無人機飛行時的航跡、高度、速度、位置、航向等都會被實時納入云數據庫,而這些數據,可以定位到無人機的“一舉一動”。
對“黑飛”問題非常關注公安、安全、民航及空軍等方面,可以根據采集到的數據,對升空的無人機監控和執法。柯玉寶還透露,AOPA正在開發相關手機應用,執法者通過手機APP,即可監控到轄區內的無人機飛行情況。與此同時,接入系統的無人機用戶也可以利用該系統,“通過屏幕可以看到哪里能飛,哪里不能飛,以及當前的飛行條件,一目了然。這也是給無人機用戶提供的一種服務。”兼任AOPA無人機管理辦公室主任的柯玉寶這樣解釋“U Cloud”系統。
“U Cloud”系統近日剛剛測試上線,接入的公司還不多。據悉,AOPA將會出臺一份草案文件,向全國各無人機廠商和飛行企業推廣該系統。
在該系統目前的“主動加入”階段,無人機市場的“大頭“大疆創新暫未接入,柯玉寶對此表示,“監控系統的普及是必由之路,就像手機接入電信服務商一樣,越早接入,越明智。”
至于國外品牌無人機如何監管,柯玉寶指出,監管系統全面鋪開后,“國外國內的都一樣,比如說國外的手機要想在國內使用,不也都要接入國內的運營網絡。”按照AOPA的計劃,“U cloud”監管平臺將在2016年全面試運行。
(中國AOPA執行秘書長柯玉寶)
民用無人機生產及應用蓬勃發展,無人機遙控駕駛員也呈現出幾何級增長的態勢。根據目前的相關規定,所有的無人機室外飛行都需申報,但國內的飛行服務站建設并不到位,很多人不知在哪里申報。
即使對于已經考取了無人機駕照的人來說,申請流程上的不便,也使多數無人機實際上處于“黑飛”之中。搜狐新聞此前曾報道,9-3大閱兵首次預演的前一天(8月22日),一男子在北京新街口(西北二環內)操作多旋翼無人機飛行,就以涉嫌尋釁滋事被刑拘。
柯玉寶說,隨著監管平臺的完善,加之對駕駛員的培訓越來越系統,持駕駛執照的操作人員可以更容易的在規則之內飛行,在無人機應用潮如此火熱的背景下,“無須每次都單獨申請飛行計劃”。
AOPA的設想是,“U cloud”系統在未來要實現對1500米以下所有輕小型航空器覆蓋。柯玉寶認為,通過大數據化解低空飛行器的監管難題,“可以促成低空域更早的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