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人機行業專家沈建平在首屆民用無人機系統管理研究論壇暨2015中國無人機系統峰會上指出,隨著智慧農業的不斷發展,農藥噴灑無人機逐漸成為一種剛需,如何加強農藥噴灑無人機的科學管理已成為目前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國作為世界上的農業大國,擁有18億畝基本農田,每年需要大量的農業農藥噴灑作業,其市場空間廣闊,市場需求量巨大。農藥噴灑無人機作為國內外先進的低空農業農藥噴灑設備,在我國的應用前景被普遍看好。然而,我國農用飛機制造及配套的噴施技術等基礎科學研究、核心技術研發滯后,更新能力不足,產能不足,無法形成規模效益。
目前,我國農業航空的應用水平較低,一方面是中國的農用飛機數量少(僅占世界農用飛機總數的0.13%左右),農業航空年處理耕地面積小(約占總耕地面積的1.70%);另一方面是農業航空配套技術及政策體系不完善,影響了農業航空產業的快速發展。另外,農藥噴灑無人機具有使用頻度高,分布廣,影響大,管理難的特點。沈建平表示,我國農業對農藥噴灑無人機使用是剛性需求,已經無法抑制。但存在以下三個問題亟待解決:
一是農藥噴灑無人機絕大多數是從航模發展過來的,與航模遙控飛機之間的界限不明顯,兩者的界限需要制定相關法規進行明確的界定。另外,目前無人機事先申請空域管理方法無法適用于農藥噴灑無人機,亟需相關管理部門制定合理方便的農藥噴灑無人機管理制度。
二是國內農藥噴灑無人機平臺生產廠家有數百家,但其核心部件飛控系統能生產的廠家大概在5-10家之間,國內農藥噴灑無人機生產存在明顯的薄弱瓶頸。
三是農藥噴灑無人機基本使用2.4GHz無線電頻率,但存在多個頻率同時使用的情況,這就造成嚴重的頻率混雜,需要進行統一規定管理。
農藥噴灑無人機的科學管理發展建議
據了解,由于對無人機的高度、速度、飛行距離和范圍無法進行有效地限制,難管理也成為相關部門難于解決的頭疼問題,一面要發展,一面缺乏相關的規范體系。
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公共秩序處副處長葉小龍表示,現在亟需調整軍航、民航、地方政府三方面的關系,使無人機的管理接地氣,配套服務逐漸完善。相關管理機構要建立一個綜合的無人機管理平臺,使無人機合理合法地飛起來。同時,也要盡快出臺無人機管理分類及管理標準,明確相關處罰措施,為無人機發展構筑有序發展的行業環境。
工信部今年4月發布消息,規定了我國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的使用頻段,劃出840.5-845MHz、1430-1444MHz和2408-2440MHz頻段用于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分析稱,工信部確定無人駕駛使用頻段,無疑將進一步推動無人機發展進程。
那么,如何進一步加強農藥噴灑無人機的科學管理?專家沈建平指出,要從管理生產廠家、操作人員、技術標準等六個方面進行。
第一、從使用性質上來看,建議把農藥噴灑無人機定義為農機“懸浮式植保機”,按農機進行管理。盡快成立農藥噴灑無人機協會(懸浮式植保機)。
第二、對農藥噴灑無人機的飛行功能進行限制,對無人機的高度、速度、距離和區域進行限制。對無人機飛行狀態實時監控、進入禁飛區時自動報警,使得無人機除噴灑農藥以外不能其他用途。
第三、申請農業航空行業的專用無線電頻率,避免遙控信號相互干擾,造成安全隱患。
第四、建立國家或行業的農業無人機的技術標準,從技術上把懸浮式植保機與航模的區別開來。
第五、加強農藥噴灑無人機(懸浮式植保機)的操控人員認證管理。強化無人機安全使用、保養和農藥噴灑對環境影響等方面的培訓。
第六、加強對農藥噴灑無人機和飛控生產廠家的生產許可管理。建立無人機使用和用戶管理的備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