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大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只用近半年時間,就研制出一種實用新型植保無人機,可以輕松應用于農田農藥噴灑,每噴一畝地,只需一分鐘。9月底的一天,記者走進這種無人機的發明地——河北科技大學創新創業中心,實地探訪這項獨特的科研成果。
上百架無人機翱翔藍天
設計室里,程序員正在熟練地操作著電腦,一幅幅三維圖像立體清晰;在制作間,年輕靈巧的手操控著雕刻機、3D打印機,一個個精巧的部件在他們手中慢慢成型。您是不是以為這是哪一座現代化的機械加工廠?
其實,這里是河北科技大學航模協會,所有的技術人員都是在校大學生。
走進位于河北科技大學新校區的航模協會,入目全是各式各樣的小飛機。固定翼、旋轉翼、太陽能、電驅動……小的只有課本那么大,大的一個翅膀就有兩三米長。
“可別小看這些航模,它們都在國內外拿過大獎。”孟賓,41歲,河北科技大學創新創業中心主任,學校的航模協會由他參與組建和指導。
“航模是一項趣味性、知識性、技術性高度結合的課外項目。我們學校的航模協會成立于2009年,時間不算長,拿的獎項卻不少。”說起航模協會取得的成績,孟賓如數家珍。
“這是‘中國農谷杯’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上的獲獎作品。這屆大賽共設9個單項, 我們獲得三金三銀三銅,8個團體項目獲了4個團體冠軍。”
“這種‘Z’字型折疊飛機,參加了‘中航工業杯’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獎賽,從120個國內外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勇奪創意一等獎……”
孟賓告訴記者,短短五六年時間,由河北科大航模協會學生們自主研發的各種航模、無人機多達100多個型號架次,其中30多項作品獲得國內外大獎。
由于成績突出,2014年,協會還榮獲由共青團中央發起組織的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稱號,并獲得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