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中央日報》2日稱,“4D”指對彈道導彈和搭載核彈頭的彈道導彈進行探測、擾亂、破壞和防御。根據計劃,韓美將通過軍事間諜衛星、高空無人偵察機(全球鷹)等監視和偵察手段對朝鮮的核、導彈基地進行密切監視,當發現朝鮮有動用核武或導彈對韓美進行攻擊的征兆時,韓美可以先發制人越界對朝鮮境內相關軍事目標進行武力打擊。但什么是“征兆”,韓美并未對外公布標準。韓聯社稱,除了朝鮮的彈道導彈,地面導彈發射設施、導彈發射車等都在打擊范圍內。韓美兩國防長重申,駐韓美軍的作戰力量將繼續留在漢江以北,直到韓軍的戰力得到驗證。為提高韓美應對網絡領域挑戰的能力,韓美兩軍將強化網絡戰演練演習和網絡軍事培訓。此外,美方在會談中強調,不會對韓轉讓新型戰斗機的核心技術。
據韓國《世界日報》2日報道,隨著4D作戰計劃越來越具體,韓美將利用美國早期預警衛星和2022年前發射的5顆韓軍間諜衛星對朝鮮相關動向進行嚴密監視。在海上,韓美將在朝鮮東部和西部海域部署宙斯盾進行預警和攔截。《韓國經濟》2日引述韓國國防部國防政策室長柳制晟的話稱,韓軍將在本世紀20年代中期建成獨立的殺傷鏈系統和韓國的導彈防御系統,但此次通過的4D作戰系統與美國的戰區導彈防御系統無關,韓軍也不會加入美國的戰區導彈防御系統。此前備受關注的薩德反導系統在韓部署問題,并未列入韓美防長此次會談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