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看起來任何人——只要有幾百美元的消費能力——都可以成為一架小型、休閑款無人機的驕傲主人。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1月5日報道,而當你聽到這種嗡嗡聲時,它極有可能是一架由中國大疆公司生產的攝影無人機。
報道稱,頗具時尚感的“精靈3”無人機背后的這家公司是消費級無人機方面的領袖,占領了超過70%的全球市場份額。大疆公司產品經理保羅·潘在公司深圳總部告訴記者:“我們憑借我們的‘精靈’機型、無人機系列以及專業級的攝影設備實現了創新。這歸結于我們不是被看作一家中國公司,而是被看作一家國際企業。”
盡管大疆公司利用迎合西方的企業品牌營造手段淡化其作為中國公司的身世,但該公司承認,把總部設在深圳是其獲得成功的一大因素。潘經理說:“我們把技術、制造和研發基地設在中國,是因為這里一切資源的獲取都要方便很多,這使產品的開發更加迅速。”
報道稱,以中國的所謂“創客之都”為基地,大疆公司實際上可以在上午設計好一個零件,然后開車到附近的工廠,看著它在當天下午被制造出來了。限制不那么嚴的監管條例也使大疆公司比較容易讓無人機飛上中國的天空。
潘說:“在這里進行室外試飛是比較容易的。如果你在美國,你得需要獲得許可才能進行某種商業化的事情。”
盡管如此,中國最近宣布了限制出口先進無人機,此舉是為了加強管控對國家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的技術。大疆公司堅稱,這些出口限制不會影響其任何的核心產品。該公司的產品更多地面向消費用途。
報道稱,但是隨著娛樂型無人機得到全球認可,催生出從物流到媒體等各行各業的新用途,消費用途與商業化用途之間的界線正在變得模糊。亞馬遜公司是若干希望使用無人機投遞包裹的公司之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則加入了一項幫助美國政府部門制訂有關企業如何使用無人機的規則的試驗性計劃。
大疆公司的美國競爭對手3D機器人技術公司號稱在無人機技術方面采取一種更具“開放性的平臺”策略。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克里斯·安德森說:“有很多用途需要潛在客戶行業內的專門技能。像農業等領域中的專家們正在尋找能夠在開放性平臺上增添他們的專業技能的無人機。這才是制勝之道。”
不過大疆公司正在適應。公司最近發布了M100可破解版無人機——這是一款可供第三方軟件開發者添加如熱掃描等新功能的飛行平臺。
在該公司仍然把目光盯在其最大市場美國之際,美國政府已經允許數目有限的幾家公司試驗無人機的商業用途,其中包括大疆公司。但是據一位分析師稱,中國企業的身份可能被證明是個麻煩。無人機分析研究與顧問公司的科林·斯諾說:“他們會在一定程度上被阻止參與政府項目。例如,當美國航天局不得不與合作伙伴共事的時候,它是被禁止與大疆公司進行任何直接合作的。在我們將會看到有越來越多無人機被開發出來的商用世界里,大疆公司將處于劣勢。”
報道稱,今天的消費級無人機可以拍攝壯觀的景色。但是明天,整個無人機隊伍可能會檢測作物生長、遞送藥物和實時拍攝災難區域的場景。消費級無人機的崛起或許發源于中國發燒友的航拍攝像頭,但是不管有沒有大疆公司的參與,“無人機時代”都將呼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