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近日透露,依托國土資源部公益專項和地質調查評價專項完成了高空無人機航磁探測系統研制與試驗,經試驗測試,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實用化要求。
據介紹,高空無人機航磁系統選用國產無人機平臺,按照航空磁測要求進行了磁測任務設備的加改裝,經航磁試驗飛行,測量資料質量達到航空磁測技術規范一級資料的標準,無人機控制距離150千米、續航時間8小時、飛行高度4000米,具有夜航和起伏飛行能力。
項目組在系統研制過程中,進行了無人機航磁測量設備研制、無人機平臺改制等工作。根據無人機平臺的任務載荷、結構布局、供電特點,采用數字化技術研制了小型化航空氦光泵磁力儀、數據收錄和磁補償一體機,具有集成度高、體積小、重量輕、低功耗,系統精度高,穩定性和可靠性好的特點。通過對國內某型號無人機進行低磁改造,有效抑制了飛機對磁測設備的各種電磁干擾;并對無人機的起落方式、結構和飛控性能進行了改進。
在無人機航磁探測系統完成集成和靜態測試后,項目組進行了飛機性能、飛機磁干擾場補償、剖面重復線和面積性試飛等工作,磁補償精度和測量成果數據均優于《航空磁測技術規范》一級資料標準要求。
該系統可實現長距離遠程測量,不僅適合海洋、平原、沙漠及低山丘陵地區,同時可在高海拔地區開展航磁測量,進行地質找礦工作,為地質調查提供了新型勘查技術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