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衛工也用上無人機了,這在全國還是第一次!”昨日上午,在位于煙臺萊山區菖蒲路的煙臺小紅帽環衛設備處,26輛全新的電動掃路車和300輛多功能電動巡邏保潔車開始上路服務。更引人注目的是,搭配著一臺無人巡邏機的流動數字化指揮車也同步啟用,在全國范圍內首次使用無人機進行道路保潔巡查,標志著煙臺市的環衛工作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電動掃路車讓機械清掃不再“擾民”
“這是我們自主設計的第二代電動掃路車,它的特點是無揚塵、無碳、無噪。”在煙臺小紅帽環衛設備處,整齊擺放著26輛嶄新的掃路車,負責人王躍進表示,大型掃路車在繁華路段作業很不方便,而且有“擾民”嫌疑。
記者發現,這輛新型掃路車前頭有兩個可伸縮的清掃裝置,清掃開始后幾乎沒有揚塵和噪音,清掃過的路面干凈整潔。工人介紹,這一臺掃路車續航時間能達到6個小時以上,在清晨大型掃路車清掃過后,這臺新型掃路車可以全天候作業,而且一臺車相當于15個環衛工人的工作效率。
“我的工作地點在萊山區雙鳳路,負責600米的馬路和行道板的清掃。”今年64歲的老環衛工人李連成告訴記者,過去清掃路面都是用掃把,一個來回算上行道板要2400多米,有時一天都難清掃一個來回。“前期我們參加了駕駛培訓,我算了下,開著掃路車一個來回也就20來分鐘,這樣一天可以掃兩次,剩下的時間可以步行清掃一些零碎的垃圾。” 李連成說。
環衛無人機上崗,巴掌大的紙片也能看清
在現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臺無人巡邏機和一輛流動數字化指揮車。“這臺無人機與流動數字化指揮車是配套使用的,它的飛行高度能達到500米,飛行距離達到5公里。”負責操控無人機的環衛工人李雙喜告訴記者,這臺無人機作業時的飛行高度為30米左右,配合飛機上搭載的高清攝像頭,進行高空巡查。
在流動數字化指揮車里,記者看到里面配備了電腦和無線通訊設備。“車里還具有無線上網功能,并與后方指揮中心的監控大屏幕實時鏈接,無人機所拍攝的畫面可以第一時間傳送到車內的電腦和后方的監控指揮中心。”李雙喜告訴記者,公司還給環衛工人配備了具有衛星定位和實時對講功能的手機,能做到第一時間發現衛生死角,第一時間聯系環衛工人進行清掃。
在演示過程中,記者看到,當無人機的飛行高度在27米左右時,地面上不足巴掌大的紙片也能被無人機上的高清攝像頭捕捉到,并及時傳遞給指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