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不是航空類,大學不是理工科,只有一間二十多平方的實驗室……在這樣的環境下,有這樣一個男孩,通過自己的努力,他的無人機自動規避系統獲得了全國科創類三等獎。同時,他還研究完成了無人機“植保”項目,今年暑假為400畝農田完成了噴灑農藥的任務,這一項目已經入駐宿城區耿車鎮創業孵化基地……如今,兒時就對航模感興趣的他已經實現了自己小時候“想飛”的夢想。
小的時候就有一個“想飛”的夢想
姚成是鎮江人,在上小學五年級時,他在學校附近的小賣部看到了一架小小的飛機模型。至今他還清楚地記得,那是一架由輕木做機身,泡沫做機翼的玩具模型。不過就是這個白色小模型,讓他忍不住地看了又看。
姚成很想得到這架飛機模型,可惜沒有零錢,于是他想到了自己賺錢。當時,到郵局拿報紙賣,賣一份報紙能賺一角錢,小小年紀的他通過3個星期左右的時間,終于把錢賺到了,買到了那架小飛機。
飛機模型是姚成兒時的玩物,到了高中,忙于功課的他幾乎不記得這架小飛機被放在何處,不過一次南京航空大學學生來他們學校做無人機表演,重新激發了他對航模的熱愛。看著大哥哥們熟練地操著遙控器,飛機在天上嗚嗚地飛行,姚成仿佛覺得自己也生出了一雙翅膀,在空中自由地飛翔。在他的潛意識里,大學就是一個可以讓他自由飛翔的天空。
剛上大學那會,他的飛翔夢仍然沒有實現。因為他發現,身邊沒有人玩航模,自己也只是個門外漢,所學到的知識只是皮毛。一次偶然的機會,姚成遇到大三的學長任天一,學校里唯一一個能自己做航模的人。這個人的出現,開始改變了姚成的生活。
在學長的帶動下,姚成開始學著制作航模。“我們一開始做的是塞斯納,最簡單的一種機型,做成之后開始用它來進行航拍。”姚成清楚地記得,2012年的秋天,他跟任天一一起用手機綁在航模上進行航拍,由于風大、逆風,飛行器滿油飛行,第一次航拍并不成功,飛行器壯烈“犧牲”了。
未出校園已接多項航拍項目
這次挫折并沒有把兩人打倒,于是兩人又通過課堂學習、網絡論壇交流,改進技術。“平時白天我們都要上課,所以一般晚上放學后,我們在宿舍研究到夜里兩三點,我們就偷偷地去宿舍頂樓試飛。”姚成說,頂樓沒有燈,于是他們用手機上的電筒照明。
沒多久,兩人的飛行器研究已經有了一定水平,可以用飛行器進行穩定拍攝,于是他們開始幫助學校拍攝一些宣傳片。也因此得到學校的肯定與幫助,獲得了學校的一些贊助資金。“你看,2015年宿遷學院宣傳片上航拍的鏡頭都是我們弄的。”漸漸地,姚成開始接一些商業航拍項目。眾所周知,玩航模是比較燒錢的愛好,不過從大二開始,姚成就沒有向家里要過一分錢生活費。這個有骨氣的年輕人一開始沒錢就去包快遞,后來航拍生意來了,就接商業項目做。
姚成開始帶著航模隊的成員參加國內的大小比賽,先后獲得了2014年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電動滑翔機項目男子組二等獎,2015年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電動滑翔機項目女子組二等獎,兩次全國科研類項目比賽三等獎等獎項。
航模畢竟是一個高科技的業余愛好,所以學校里能制造航模、無人機的人并不多,目前他們興趣小組也只不過10多人。“我們現在最大的困難就是人員太少,你看,像無人機‘植保’項目,現在能操作的總共也只有三四人,所以我們無法接更大的活。”
無人機“植保”項目是創業的好項目
談到無人機“植保”項目,姚成來了精神。這是他跟他的伙伴們,在上個暑假研究的成果。“我們幾個人暑假都沒有回家,吃住在耿車鎮的創業孵化中心,來搞這個項目。”姚成說,無人機“植保”項目說白了就是利用無人機對農田進行噴灑農藥。“無人機‘植保’速度快,霧化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是工人的10倍以上,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推廣。”姚成說,目前,他們只能接一些小規模的‘植保’項目,而宿遷很多大型農場的項目,他們還吃不下。
“主要還是懂這一行的人太少,這也是目前我們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頸。”姚成說,目前政府很重視這一項目,他們也正在努力招募人才,希望這一技術能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當然,無人機“植保”也存在著很大的商機。目前,姚成已經大四了,雖是鎮江人,但是他有意向留在宿遷創業。
平日里,只要有空,姚成和他的伙伴們就會到我市一些中小學去表演,前不久他們去宿城區啟智學校表演,孩子們都被這場表演驚呆了。他們離開的時候,這些孩子都哭了。姚成說,自己小的時候也是看著別人表演而愛上了航模,他覺得肯定會有孩子因為他們,而愛上這個項目。說不定他們現在的行為會影響一個孩子以后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