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力擴大無人機編隊以實踐遠程戰爭構想
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越來越重要,是現代化軍隊戰斗力的倍增器,可以改變戰爭的游戲規則,這是信息化戰爭發展的未來走向。無人機所具有的探測與監視、指揮與通信、干擾與摧毀能力正好符合了美軍網絡中心戰和非接觸作戰所需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美國仍會繼續加強對無人機發展的投入,不斷創新技術實現對無人機系統的升級換代,推動無人機向智能化、系統化發展,拓展無人機功能,使其可以有效應對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同時滿足“高端”戰爭與“低端”行動的需要,保持其在無人機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
為此,美軍先后頒布了空軍的“戰略靈活性”路線圖、《2009-2047年無人機系統飛行計劃》等文件進一步指導無人機的發展。目前的無人機系統也是美國正在實施的遠程戰爭構想的基礎。遠程戰爭是指能夠在使己方兵力與裝備冒最小風險的情況下使用常規武器對地球任何地點進行打擊。
不過,無人機自身存在著情報與后勤保障要求苛刻等諸多問題。如一架“捕食者”無人機需要的人員達到168人,而“死神”無人機則達到了180人,與其形成對比的是,一架F-16戰斗機只需要大約100名后勤支持人員。同時,美國的無人機操作人員嚴重不足,且面臨嚴重的精神壓力。隨著反無人機防御體系日益發達,無人機正變得越來越脆弱,從2001年開始,美國在全世界范圍內因事故損失的無人機超過400架,其生存能力不容樂觀。
擬議的無人機擴展計劃,正處于五角大樓加強對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伊斯蘭國”目標打擊之際。此前已經對無人機作戰部隊進行了數月的調研,指揮官稱部隊過度勞累、人員不足、待遇低下。操作MQ-1“捕食者”和MQ-9“死神”無人機的地面操作人員與機組人員,一直在努力滿足不斷增長的對戰區及其他熱點區域進行空中監視的需求。負責監督無人機作戰的空軍作戰司令赫伯特 霍克 卡萊爾將軍稱,“現在,當MQ-1或MQ-9機組人員進來以后,他們全部的時間都在戰斗”。目前的無人機駕駛員一年的平均飛行時間是900小時,是戰斗機駕駛員飛行時間的3倍多。空軍也聘用非軍職無人機駕駛員進行戰斗巡邏,被批評者質疑其合法性。
目前美國在世界范圍的絕大多數空軍無人機任務,都是從一個單一的基地——克里奇空軍基地運行的。該基地距離拉斯維加斯市大約有一個小時的車程。被分配到該基地的3325名軍人和文職人員必須往返上下班,因為該基地沒有住房設施。建立多個無人機基地,可以讓無人機機組人員在持續任務中利用時區更換的優勢實行交班責任制,緩解克里奇基地過重的工作負荷,并減輕無人機駕駛員與傳感器操作人員的壓力。
官員表示預計大部分新的無人機駕駛員將被送往全國各地的基地,考慮得最多的基地包括薩克拉門托附近的比爾空軍基地,圖森附近的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檀香山附近的珍珠港-希卡姆聯合基地,弗吉尼亞州靠近紐波特紐斯的蘭利空軍基地。五角大樓的官員也正考慮在英國薩福克的皇家空軍基地萊肯希思設立無人機駕駛運營中心,但這需要與英國政府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