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平高科執行總裁彭光劍表示,提高種子的產量及品質,需要"良種+良法+良田+良態"相結合,全程機械化技術也將對全行業公開,推動該技術在雜交水稻生產過程中大面積使用。與會專家指出,無人直升機在授粉、提升產量、節約農藥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無人機航空作業種植行本提升至少3倍左右,還節約了20%赤霉素用量。
課題組組長羅錫文院士指出,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據介紹,2012年4月9日袁隆平團隊在海南三亞開展了雜交水稻授粉試驗,開始利用無人直升飛機作業,隨后雜交水稻全程機械化制種項目申報國家研究課題。
海通證券研報稱,國內農作物生產,人工加手動、電動噴霧機等半機械化裝備約占作業總量的99%,相比,美國65%的化學農藥采用飛機作業完成噴灑,其中水稻施藥作業 100%采用航空作業方式。
隆平高科總農藝師劉愛民發布的《2016年試驗示范計劃》表示,明年將在海南和湖南建設機械化制種關鍵技術示范基地,重點研究大面積制種采用無人直升機等機具作業效率和成本;編制無人直升機輔助授粉和噴施赤霉素等等機械化作業的制種技術操作規程。
深圳高科新農是全程參與實驗的農用無人機公司,該公司總經理助理吳義元向證券時報·蓮花財經(ID:lianhuacaijing)記者介紹,在農業機械化作業中,授粉和農藥噴灑一直是國內欠缺環節。通過全程參與制種實驗,公司已經積累了系統化作業經驗和數據,下一步會對全行業開放相關技術。
"從實驗數據來看,無人機投入使用,畝產量提升了15%左右。" 吳義元向證券時報·蓮花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單旋翼無人機載重 16公斤藥箱,每天作業面積約300~500畝/臺。
市場情況來看,農業無人機占據了商用無人機市場大頭,甚至吸引了大疆創新等消費級無人機廠商參與。11月,大疆創新正式推出了農業植保機,標準載荷達10公斤,作業效率是人工的 40~60 倍,其藥劑噴灑泵采用高精度智能控制,與飛行速度聯動,保證高效作業,節約藥劑。
無人機公司聯手農資類上市公司布局,也成為卡位市場重要方式。吳義元表示,2015年深圳高科新農農業無人機增速呈現迅速增長,特別是數筆海外訂單達到上千臺訂單。該公司12月與神農基因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參與"一站式糧食供應鏈管理",探索無人機在輔助授粉、農藥噴灑、病蟲防治、 航空植保和田間監測等方面的應用,并建立和完善無人機農業應用服務體系。
農藥龍頭企業新安股份5月增資無人機公司安陽全豐生物子公司,并聯合成立農飛客,推廣"平臺+工具+終端+服務息"的商業運行模式,農飛客注冊資本達到5501萬元,7月份已經開始運行。另外,大疆創新與芭田股份5月簽訂了戰略合作,探索建立"農業無人機應用服務體系"。芭田股份證代辦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該項目狀態正常,后續進展會根據要求進一步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