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環保部門在佛山市三水區執法時,環保警察將暴力抗法者制服)
肇慶市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超標排放廢氣拒不改正,環保部門對其實施按日連續處罰,共計罰款225萬元;深圳市寶安區某五金加工廠擅自更改清污工藝、電鍍廢水直接外排,經營者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廣東省環保廳透露,新環保法實施前10個月,全省共實施按日連續處罰案件24宗,移送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226宗,環境違法罰沒金額總計達4.29億元。
罰款“按日計罰” 執法出動無人機
數據顯示,去年前10個月,廣東全省環保執法實施查封扣押案件532宗、移送適用行政拘留案件108宗、限產停產案件224宗、查處違法違規建設項目10575宗,占全國1/3。
廣東省環境監察局負責人介紹,目前“按日計罰”個案罰款最高金額達232.5萬元。此外,全省2015年前10個月環境違法罰沒金額總計達4.29億元,較前年同期的2.82億元,上漲52.1%
“罰款不是環境執法的最終目的,提高環境違法成本,督促企業整改才是最終歸宿。”廣東省環境監察局負責人舉例說,歐文斯(肇慶)玻璃容器有限公司因廢氣超標排放,被環保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44萬元,“為確保廢氣能夠達標排放,該公司隨即成立環保管委會,并加緊完善煙氣治理設施”。該企業負責人介紹,事件引起歐文斯全球總裁的重視,亞太區總裁前往肇慶了解情況,并要求追加差超千萬元的環保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環境執法也引進了先進工具。去年8月,廣東省環保廳組織無人機飛行執法,航拍發現佛山市兆越紡織有限公司涉嫌環境違法,隨即組織現場檢查,確認該公司私設暗管、偷排廢水。
不少環境違法企業與環保部門“捉迷藏”,想方設法躲避環保部門監管。去年,省環保廳實施環境監察網格化管理,建立“一源一檔”的監管對象動態數據庫。如佛山市以鎮(街道)為基本單元,通過細化監管范圍,構建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環境監管網絡,污染企業再也無法“躲貓貓”。
“私設暗管偷排電鍍廢水,企業違法行為當場被捉現行”。去年初,廣東省環境執法人員赴清遠市黃埔電鍍實業有限公司暗訪,出其不意抓住了企業犯罪行為。
環境污染刑事案件數和判決數居全國前列
為了形成環境執法合力,去年廣東省環保廳牽頭,組織相關地市開展練江、榕江、北江、東江、廣佛跨界等重點流域跨區域專項執法檢查,依法查處違法排污企業。
推進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是全省環境執法工作的重點之一,據介紹,去年省環保廳聯合、省檢察院、食藥監、公安等部門依法查辦一批涉嫌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和職務犯罪案件。1-11月,全省共批捕破壞環境資源類犯罪案件679件1012人,起訴972件1416人。
“涉刑就堅決移送公安,讓企業不敢觸碰環境這條高壓線”,廣東省環保廳負責人介紹,廣東環境污染刑事犯罪移送的案件數和判決數,在全國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