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捕是一種古老的漁獵方式,漁民們用一種尖頭的鐵制工具鑿冰(當地人叫做“冰镩子”),在湖上厚冰鉆出多個鉆孔來下網,然后透過透明的冰層追蹤魚群的動向,最后在魚群密集的地方收網。根據史料記載,冬捕最早可以追溯到遼金時代,如今冬捕也成為了我國北方民間的一大特色,并逐漸成為冬季旅游的新寵。
截至目前,鏡泊湖冬捕已成功舉辦過四屆,成為黑龍江省一項生產與旅游相得益彰的漁獵文化,在國內旅游業的影響力日趨提升。與往年鏡泊湖冬捕節不同,為增強本屆鏡泊湖冬季旅游項目特色,“鏡泊湖首屆冰湖汽車漂移節”活動也于6號下午同期舉辦,吸引了上萬名游客慕名而來。
開幕式上猶如拍電影一般,薩滿祭祀表演和捕魚壯士出征禮儀式盛裝上演。當漁把頭大喊“祭湖醒網儀式開始·······”,漁工仰天長飲壯行酒后才拉網捕魚,冰上捕魚活動由此正式開始。來自全國各地的采購商和游客共同見證了鏡泊湖今冬首張大網開捕。據當地的習俗,每屆的捕魚節都會選出最大的魚----頭魚進行拍賣,為贏得新年的頭彩,大家會相互抬價,一般頭魚競價可達幾十萬元。
如果說競爭頭魚比較吸引耳目也不過是“別人”的事兒,那么現場提供的親身捕魚體驗以及郵寄活蹦亂跳的魚兒給親朋好友的活動則比較親民、接地氣。據現場了解,為了增強本次冬捕節的趣味性和互動體驗性,現場提供寄送活魚的服務,為冬日的鏡泊湖觀光者帶來一絲暖意和新意。“以前郵寄賀卡和名明信片覺得挺有意思,現在主辦方推出寄送活魚服務,真的既讓人覺得別出心裁又感覺這送的是冬日里的溫暖,這種愛的表達方式,相信更是對親友們別樣的新年祝福!”一位在填寫郵寄地址的游客滿面微笑地說。
與往屆捕魚節不同的是,今年的捕魚節開幕式現場,特別邀約了易瓦特無人機全程參與航拍,給在場的觀眾們上演著“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別樣風情。
而據現場消息稱,就在開幕式前,有兩名游客不慎落水,易瓦特無人機隊恰好英勇施救。“當時我們在離湖邊100米的距離準備無人機,我下車的時候發現了兩人落水,一男一女,距離我們停車地方約三十米左右,我立馬叫上同行的其他幾位同事,我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找繩子!正好在車輛旁邊看到了圍巾,便想到將身上的圍巾連接起來,同事單良匍匐到落水者旁邊,用圍巾將落水者拉到安全的冰面,并把落水者帶到我們租用的商務車上,還將我和董慧月出差帶的干燥衣物給了他們,溫暖二十分鐘后,送到救護車上,衣物和羽絨服都送給了他們,我們是穿警服回牡丹江的”易瓦特李慧玲如是說。
據了解,參與本次航拍任務的是易瓦特EWZ-S8Mini八旋翼無人機,它具有體積小、方便攜帶的特點。據悉,這款八旋翼無人機曾多次亮相在各大展會、體育賽事等活動上;自2015絲綢之路·中國越野拉力賽、“中航工業杯”第三屆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獎賽暨安吉2015航空嘉年華活動、2015國際空中機器人大賽等系列活動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而今年11月份在深圳龍崗舉辦的“第十七屆高交會無人系統展分會場”(深圳·尖兵之翼),十幾架易瓦特EWZ-S8Mini無人機在空中大秀“SZ”字母造型,更是驚艷全場,讓深圳這座無人機之都的城市,記住了這個無人機之秀。易瓦特開始以不同的姿態闖進公眾的視線,在不斷刷新大眾對工業級無人機的模糊認知下,叫響了“工業級無人機老大”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