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采集時間縮短三分之一、數據處理時間縮短四分之一,成本下降六分之一。
無人機,近一兩年被炒得火熱,但是,大家對無人機的認知可能還留停在明星結婚運“鴿子蛋”的印象中。實際上,無人機的運用十分廣泛,城市管理、游戲場景制作、能源開采等方面都能派上用場。
1月16日,蘇州創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無人機傾斜攝影系統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發布。與傳統人工測繪建模相比較,該系統的數據更加精確,同時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一個中小城市原本需要一兩年才能完成的人工測繪建模工作,利用這套系統只需要三至五個月即可完成。
三天完成一所中學的建模,而傳統測繪至少需要兩個月。
2015年12月,這套系統完成了對一所學校的數據測繪、3D建模工作。據了解,該學校面積比較大,有2棟教學樓,內含44間教室,1棟辦公樓、1棟實驗樓、1棟綜合樓、1棟科技藝術樓、3棟學生宿舍、9棟教工宿舍。除此以外,該學校還有運動場以及其他配套場地。蘇州創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祥偉說:“這所學校面積比較大,房屋類型也比較多樣,如果使用傳統的人工測繪建模,采集數據至少需要一個月,建模也至少需要一個月。但是,如果使用了我們這套系統,采集數據僅需一天不到,精準建模需要2天。”
由于測繪建模時間如此快,不少人也曾懷疑最終建成模型的質量。對此,張祥偉說:“我們絕對做到了快、準。我們所建成的模型的精準度非常高,跟人肉眼在距離物體兩厘米時看到的實物是一樣的。甚至于,你在陽臺上曬了什么衣服,我們都可以從模型上看到。”
五個角度同時拍攝,軟件將數據進行高度匹配,確保模型精準度。
據了解,傳統城市測繪一般基于影像數據、CAD平面圖或者拍攝圖片進行人工建模,這種方式制作出的模型數據精度較低,紋理與實際效果偏差較大,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制作周期較長,時效性較低,無法真正滿足用戶的需求。
創飛科技自主研發的這套微型無人機傾斜攝影系統,包括電動六旋翼無人機、五鏡頭傾斜相機、降落傘模塊、控制模塊等。通過無人機及系統“大腦”云臺采集數據,相機的五個鏡頭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分別記錄一個物體各個角度的形態,再利用多視影像聯合平差、多視影像密集匹配和數字表面模型等技術進行加工處理,構建基于影像紋理的高分辨率傾斜攝影三維模型。
“精準的采集數據是天價!”在發布會上,張祥偉一直強調。對此,張祥偉解釋:“簡單地說,測繪建模其實就是采集數據和建模兩個過程。一般的無人機都是垂直拍攝,采集的數據都是平面的,存在偏差在所難免,而我們的系統在測繪時,五個角度同時拍攝,再利用軟件將數據進行匹配,得到效果模型就更加精準,更加立體。”
最高分辨率達到了0.02米 無人機能抗六級風。
那這套系統到底精準到什么程度呢?張祥偉說,這套系統最大的亮點是其配備的國內首臺3.5KG五鏡頭一體傾斜相機級云臺,定位精度達到0.5米,影響分辨率達到0.2米,最高分辨率達到了0.02米。張祥偉說:“距離物體只有2厘米的時候,你看到的物體是什么樣子,我們拍攝的畫面就是什么樣子。”
發布會上,還有人提出疑問:“如果遇到惡劣天氣或者是霧霾,該無人機還能投入使用嗎?”張祥偉說:“霧霾天氣,該無人機完全可以進行測繪,五六級的風,該無人機照樣可以平穩飛。”隨后,張祥偉也解釋,由于該無人機有斷槳保護、傘降系統和自動返航的安全保護系統,即使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某個槳出現故障,也不用擔心“墜毀”。
運用廣泛!災害發生后,可小范圍進行實時監測,甚至破解救援困境。
據了解,除了在城市測繪應用較廣外,該套系統還可以應用到游戲制作、城市管理、水利、能源開采、考古等領域。張祥偉介紹,當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數據獲取環境往往十分惡劣。該系統以其機動靈活、高效快速、精細準確、受惡劣天氣影響小的特點,在小區域和惡劣環境內獲取高分辨率及自動建設真三維模型,對災害進行實時監測,甚至破解救援困境。
此外,目前,不動產登記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張祥偉說,標記建模成功后,在查詢時,只需要點擊該土地或者該建筑即可查詢其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