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門電視臺公布的S-75導彈控制臺行動照片
S-75M3的制導站
蘇聯S-75系列導彈系統制導站外形識別,SNR-75M3制導站的改進之處在于可以穿透強電磁干擾
也門電視臺播出的被擊落的無人機殘骸,據稱這是一架美國偵察無人機
圖中可以看到無人機的襟翼和機翼結構,類似美國“捕食者”無人機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指出,此前曾有國內媒體聲稱胡塞武裝擊落無人機使用的是中國的紅旗-2導彈,但也門電視臺公布的畫面中可以清晰看到S-75M3系統的制導站畫面,其識別特征是制導站上方有兩個拋物面天線,而中國的任何一種紅旗-2系列導彈都沒有這樣的設計。
《簡氏周刊》報道稱,也門阿爾-馬沙爾電視臺是一家胡賽武裝控制的媒體。他們公布的視頻顯示了一個正在工作中的S-75導彈制導站及內部情況,還有目標搜索雷達,以及S-75導彈發射器。畫面中可以看到黑夜中S-75導彈發射升空,以及被擊落的據稱是美國無人機的殘骸。
盡管也門軍隊已經與胡塞武裝事實上結盟,但此前尚未有證據表明該國軍隊已經開始使用其防空系統對抗阿拉伯聯軍的空襲。
2015年12月30日的衛星照片顯示,薩那附近的3個S-75發射陣地已經不具備作戰能力,它們在沙特領導的空襲初期就被定為重點打擊目標。
一些導彈發射器可能在空襲中幸存了下來,當時已被轉移,導彈可能被改為地對地導彈使用。
也門胡塞武裝播出的S-75導彈基礎上改裝的地對地導彈照片,是在S-750AK導彈基礎上改裝,射程和威力大于在S-75早期型號基礎上發展來的紅旗-2甲,因此改裝為地地導彈后性能也比中國M-7導彈高
使用卡車拖曳的S-75改裝的地地導彈發射示意圖
此前也門胡賽武裝的S-75系統據稱已被炸毀
2015年12月13日,胡塞武裝展示了經過改裝的S-75導彈,稱之為克哈-1導彈,聲稱其射程可達300公里,戰斗部重量200公斤,并聲稱向沙特發射了多枚此型導彈。
有消息稱此前炸死沙特多名高級軍官的地對地導彈就是一枚經過改造的S-75導彈。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也門手中的S-75導彈包括前蘇聯時代提供的一些,也有從伊朗輾轉獲得的中國紅旗-2甲。上世紀80年代,中國向伊朗出口了一些經過改裝的M-7彈道導彈,該導彈在紅旗-2基礎上研制,被作為地對地導彈使用,射程可達150公里,戰斗部重量150公斤,圓概率誤差30米,售價僅為60萬美元。此后伊朗利用M-7導彈技術改裝當時裝備的大量紅旗-2甲導彈改作地對地導彈使用。并且隨著技術的進步,伊朗后期改進的導彈射程、威力都有提高。也門展示的可能就是效法伊朗,對本國手中的S-75或紅旗-2導彈進行改裝后的產品。只不過這樣的導彈肯定不具備防空能力。
也門正規軍多數部隊此前在也門內戰中處于“坐山觀虎斗”地位,并未整體加入胡塞武裝一邊,不過此前有照片顯示胡賽武裝獲得了也門政府軍購買的至少一部分T-80主戰坦克并投入戰斗,這種坦克是在2000-2012年間分批從白俄羅斯等國購買的。
也門胡塞武裝的T-80B坦克
也門軍隊曾多次展示擁有的“道爾M1”防空導彈,但沙特空襲開始以來,這一系統似乎“銷聲匿跡”
據報道,也門陸軍除了裝備有S-75(SA-2)、S-125(SA-3)和2K12(SA-6)等老式防空導彈外,還在2000-2012年間購買過12套(36輛發射車)蘇制“道爾-M1”防空導彈和數量不詳的“通古斯卡”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如果這些先進的野戰防空系統投入作戰,阿拉伯聯軍執行轟炸任務的飛機將受到嚴重的威脅。
據報道,目前沙特和阿聯酋都派遣無人機參加了對也門胡賽武裝的作戰,但由于美國政府的相關禁令,并未向這兩個國家出售無人機,因此他們使用的據報道是中國的“翼龍”(沙特)和“彩虹4”(阿聯酋)無人機。
圖中下方可見一架CH-4無人機停放在阿聯酋空軍基地停機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