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1月26日的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2016年要支持推進無人機產業發展,產值要增長50%以上。
當下,無人機產業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相信將會迎來一個發展“春天”,事實上,自從去年,隨著無人機走進人們的視野,多人開始“玩”起了無人機。
那么,“駕駛”無人機是否都要考取駕駛執照、適航證書?出現無人機事故傷人、造成財產損失等現象咋處罰管理?為此,27日,記者采訪了部分政協委員就上述問題展開了討論。
長春有2000多架無人機
吉林省有照的不足20人
提起無人機,很多人都想到其可以用于農業植保、影視航拍、測繪等用途。
但是你知道無人機還需要“持證”駕駛嗎?
據了解,目前,吉林省具備培訓資質的無人機駕駛員訓練機構有3家,其中長春市一家,吉林市一家,松原市一家。
27日,記者就找到了長春市惟一一家有無人機駕駛員培訓資質的吉林省綠色軍旅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長于雙波表示,“目前,無人機產業剛剛發展起 來,這是一個新產業,所以,可能在相關法律法規上還不算很健全。”于雙波說,他們從去年就獲得了無人機培訓資質,而據他們了解,目前吉林省有無人機駕照的 不足20人。但據統計,僅僅長春市就有2000多架無人機,這還都是相關單位報送統計的,這個數字里還不算個人擁有的無人機架次。
“目前,在省內,運用無人機航拍的比較多,但很多發燒友和攝影師都屬于沒有執照那種,所以黑飛的比較多,我們行內也叫‘野飛’。”于雙波說。
“根據空管規定,低速小型慢速的這種飛機,如果在視距內飛行,就是不脫離遙控人的視野,又叫遙控航空模型,是可以不用飛行員執照的。但按照目前新的 制度來說,7公斤以下的無人機,都需要飛行執照。”于雙波說,當然7公斤以上的無人機駕駛員則需要考取駕駛員合格證,而不叫執照。
中國民航局已頒布
無人機“交通法規”
事實上,早在2013年11月,中國民航局就下發了《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已明確無人機玩家必須考取駕駛執照或稱駕照,并申請適航證書或稱行駛證。
2015年12月29日,國家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又發布了《輕小無人機運行規定(試行)》從無人機重量分類、飛行高度、速度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界定。
“這兩個規定,被圈內人士認定為首部無人機‘交通法規’,也可謂根據無人機行業發展再一次進行了規范。”于雙波說,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人還是處于黑飛狀態,不來考取正規駕照。
記者從《輕小無人機運行規定(試行)》中了解到,其將輕小型無人機類型分為7類,且都根據空機重量進行了分類,從0-150千克不等。
無人機市場開發
以及監管要到位
對于無人機的應用以及監管問題,吉林省政協委員張萬喜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如果把無人機放在軍事應用上就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如果涉及到商業應用就要考 慮到咱們省在無人機市場應用開發領域的問題,無人機可以廣泛應用,但是關鍵問題是往哪兒用,有多大的市場需求,這就是無人機市場開發的問題。
另外,還要考慮到無人機可能會拍到個人隱私等,所以建議咱們省對無人機監管方面以后還應設定禁飛區域;只要無人機上“天”了,政府相關部門的管控也應該跟上。
有關民用無人機立法
至少應涵蓋4點內容
省政協委員張嘉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民用無人機應用可以預料的風險有兩個,第一,可能被用于違法行為。第二,飛行時對其他飛行物和地面人員可能構成安全隱患。民用無人機違規飛行對民航客機產生影響的事件以及危及地面人員生命財產安全的事件,已多次發生。
在張嘉良看來,缺乏監管的無人機隱患主要集中在四方面。第一,起降飛行中發生墜落事故造成人員財產損害;第二,干擾軍民飛行器正常飛行;第三,航拍“偷窺”侵犯個人隱私權,泄露國家機密;第四,被恐怖分子利用搞破壞等。
“盡管從2009年開始,中國民用航空局頒布了《民用無人機空中交通管理辦法》等多部法規,但這些規定的內容比較籠統,而且缺乏強制執行效力和可操 作性。目前,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在制定‘無人機空域管理規定’,關于具體內容該如何規定,行業內和法律界爭議均較大。盡管困難很大,但是面對民用無人機已經 在網絡上熱賣、民用無人機的投資和研發越來越多的形勢,出臺正式、明確的民用無人機監管規定迫在眉睫。這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更是一個安全問題。”張嘉良 說。
“有關民用無人機的法律規定,應該至少涵蓋以下內容:第一,明確民用無人機的法律屬性,根據其型號進行劃分,明確哪些民用無人機屬于航空器,哪些屬 于一般動產。第二,建立民用無人機的登記管理制度,通過登記注冊,掌握其銷售、使用、流轉情況。第三,建立民用無人機的適航標準,明確其飛行的時間、空 域、航線、高度等標準。第四,建立民用無人機企業的準入條件和監管規則等一系列管理規范,通過對民用無人機企業的嚴格監管,規范民用無人機市場。”張嘉良 說。
東亞經貿新聞記者 趙宇 陳杉 張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