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簡單科普一下標題中提到的兩個名詞,一個是紅外熱成像儀,另一個就是”無人機+“。(ps:對這兩個名詞相當熟悉的同學可以直接跳過下面這一段 不謝)
對于紅外熱成像儀,相信絕大部分的人是聽說過滴,或者是在電影電視中見到過熱成像的影像,至于其復雜的工作原理嘛,講多了大家也看不懂,簡單點說紅外熱成像儀就是利用紅外探測器和光學成像物鏡,接受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圖形,反映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件上,從而獲得紅外熱像圖,這種熱像圖與物體表面的熱分布場相對應。好吧,如果你還是覺得不太懂的話,這么說吧,紅外熱成像儀就是將物體發出的不可見紅外能量,轉變為可見的熱圖像。熱圖像的上面的不同顏色代表被測物體的不同溫度。這里補充一點物理學常識,所有溫度在絕對零度(-273℃)以上的物體,都會不停地向外發出熱紅外線,紅外線(或熱輻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為廣泛的輻射,紅外熱成像儀,就是利用了物體的熱輻射,借助光敏元件,形成我們肉眼可見的紅外熱圖像。
至于”無人機+“的概念,其實大家也是相當的熟悉,它與近年很熱的一個詞匯 ”互聯網+“ 可以說是一脈相通。自從李克強總理提出制訂“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全社會都在積極探討“互聯網+”與自身行業的結合。然而,幾乎同時,互聯網企業巨頭谷歌、亞馬遜、Facebook、騰訊、小米等紛紛高調宣布進入炙手可熱的無人機行業,一時間“無人機+”的概念不脛而走。無人機作為一個靈活的空中平臺,想要具備什么樣的功能取決于無人機機載的設備,這是無人機和互聯網的相通之處。“無人機+” 與 “互聯網+”類似,都可通過與傳統行業跨界合作開辟新的應用前景。
那么問題就來了,當紅外熱成像儀遇到“無人機+”會發生什么?沒錯,這就是今天我們要探討的問題。
無人機 + 紅外熱成像儀 + 農業
蟲災監測/森林防護/牧場管理
無人機攜帶實時圖傳和熱成像儀,可以對農林植被進行病蟲害監測和預警,又可以在大面積無人森林火災預防、制止偷伐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據測算,我國僅森林防護,所需的無人機數量就超過1000架。而澳大利亞牧民用無人機看管牧場和牲畜的實例,也說明無人機在農林牧副漁產業的應用還有巨大的前景。
無人機 + 紅外熱成像儀 + 電力
電力巡線/架線/電網“大數據”建設
現代無人機可以穿越高山、河流對輸電線路進行快速巡線,專用的無人機也可以在惡劣環境中開展架線工作,節約工作成本,保障人員安全。借助機載紅外設備,無人機還能使肉眼難以發現的、處于萌芽狀態的隱患得以及時發現和排除。
據測算,我國在電力領域的無人機需求約為4000架。而構建電力行業的“大數據”系統,可以為電網管理和維護提供數據分析,以便管理部門作出決策。
無人機 + 紅外熱成像儀 + 環保
環境監測取證/管道巡檢/溢油處理/危險采樣
無人機搖桿可對地面覆蓋、水環境及變化情況提供定量和直觀的監測,為各級環保部門提供執法判斷依據,攜帶紅外設備的無人機可對深埋地下的輸油管道進行快速巡檢,通過熱成像及時發現油管堵塞或漏油,對于海上溢油事件,無人機可以指揮開展海平面的除污工作,在可能發生爆炸或有毒的區域,無人機可以進行采樣,以便分析處理。
根據常態化環境監測與應急污染事故處理的需要,搭配使用不同類型的無人機,可為環境信息建設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同時滿足環境應急響應的需求。
無人機 + 紅外熱成像儀 + 公共安全
群體活動監控/罪犯追捕/反恐偵察指揮
在舉辦大型集會或開展群眾活動時,在室外重點區域使用搭載紅外設備的警用無人機,可實現全面現場監控,及時發現和處理意外事件,在追蹤嫌疑人或車輛時,在關鍵時刻紅外設備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將動態的無人機監控與靜態的店面監控相結合,加之衛星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構建區域性甚至全國性的安保系統。
無人機 + 紅外熱成像儀 + 災難救援
火災、洪水救援/災害評估/人員搜救
火災蔓延的判斷、高層建筑起火的救生等方面都是消防工作部署的關鍵,無人機搭載紅外設備,可以將詳細情況實時傳送至地面指揮車,在地震、洪水等災害的人員搜救中提供更加開闊的視野,使得在人員搜救中贏得寶貴時間。
綜上所述,無人機和傳統行業相結合,擁有巨大的應用領域和廣闊的發展前景,而紅外熱成像儀就像是無人機打開這些應用領域大門的鑰匙,有了這把鑰匙,無人機才能真正在這些應用行業中自由翱翔。
無人機帶給我們的驚喜還遠遠沒有結束!等著瞧!
下面給大家奉上JTT-T60機載紅外熱成像儀的飛行演示視頻,歡迎轉載!!!
視頻鏈接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5MzU3MzE3Ng==.html?from=y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