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無人機整機銷售和植保服務的市場總規模未來有望達到年均200億元,具備廣闊的成長空間。目前,國內的無人機植保服務行業漸成氣候,產品技術的逐步升級和商業模式的逐步厘清將為行業增長提供堅實基礎。自2015年以來,已經有多家上市公司瞄準了植保無人機行業,通過投資、參股等方式布局這一領域。目前,市場仍然處于爆發前期,對應到二級市場的投資以主題投資為主。
從主題投資的角度出發,以半年到一年為周期來看,我們認為應該緊密關注行業政策的出臺和業內企業的動態,建議關注新安股份、隆鑫通用、德奧通航、芭田股份等。
行業邏輯。
植保無人機具備多種優勢,未來有望大規模普及。植保無人機主要用于噴灑農藥、授粉等,具有精準作業、高效環保、智能化、操作簡單等特點。經過測算,我們認為植保運營的投資回報期較短,具備較為明顯的經濟性,只要找準需求,就有望得到大規模的普及。
國內無人機行業處于爆發前期。我們認為隨著核心零部件自制水平的提升,無人機的產業化并非制約因素,制約因素主要在于需求端,而以下三點是打開需求端的有力驅動因素:1)農村勞動力短缺,導致農業機械化率提升有迫切需求;2)植保無人機經濟性優勢明顯,致使其購置-運營的經濟效益存在吸引力;3)政策的大力支持,補貼有望在年內推出。
行業成長空間巨大,具備技術和渠道優勢的企業有望脫穎而出。假設到2020年達到20%的植保滲透率水平(相當于日本水平),則未來5年植保無人機整機銷售年均市場規??蛇_48.8億元,植保運營服務市場規模達146億元。當前行業處于跑馬圈地的狀態,未來具備技術和渠道優勢的公司有望脫穎而出。特別是對專業植保運營服務商而言,除了專業作業能力之外,最為重要的是挖掘植保需求、增強客戶粘性,若想跨區域拓展全國還必須要有配套的資金實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參考日本發展無人機的條件,國內發展無人機有前途。日本農業無人機植保是發展至今已經有20多年時間,其植保無人機經歷了長時間的運營和改善在性能上有較大的提升。日本發展植保無人機的驅動因素來自于人口因素和政策鼓勵。對于中國而言,發展無人機植保產業與日本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包括地形結構、農村勞動力逐步短缺、政策鼓勵等),隨著農民對于植保服務的接受度持續提升,政策支持態度和相關配套措施的逐步明確,行業發展的前景十分光明。
風險。
企業的技術研發進展緩慢導致無人機產品的技術穩定性出現問題;政策出臺低于預期;植保運營服務商業模式的推廣低于預期;市場波動導致個股估值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