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我國無人機產業的發展,顯示出有重復國產手機山寨化發展的趨向。最近有香港媒體報道稱,商用無人機全球市場或許正走上智能手機業的老路,因為中國供應商之間的競爭加劇。
據香港《南華早報》近日報道,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疆創新)是全球民用無人機最大的供貨商,目前它正考慮領先中國競爭對手一步,率先發布更先進更方便消費者的產品。無人機研究公司Skylogic Advisors的首席執行官科林·斯諾在最近的一則博文中說:“中國公司無論大小都將會向市場大量傾瀉消費類無人機,目的要么為了確立市場份額要么為了增加這一份額。它們中許多是或將是大疆創新的翻版。”
報道稱,中國供應商對無人機市場咄咄逼人的“突襲”顯然是在跟隨智能手機市場的趨勢。在智能手機市場上,與蘋果和三星電子公司一類的公司與中國的品牌展開競爭,競相推出低價產品。戰略分析公司說,去年在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市場中國內地,賣得最好的手機品牌是國內的品牌小米、華為、Vivo和Oppo,蘋果銷量排名第三。
正是因為無人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也吸引了不少企業和資本進軍這個領域,盡管這一市場的準入門檻相對較高。目前,無人機產業的發展確實有些亂象,包括此次媒體提到的競爭無序和山寨化發展趨勢,這無疑對無人機產業的健康發展十分不利。作為新興產業之一,我國無人機產業的發展,一定要避免山寨式的“飛翔”之路。
提起山寨式發展,我們自然很容易想到國產手機。在智能手機方興未艾的時候,國產山寨手機不僅風行中國市場,還一度成為國際市場的攪局者,讓國產手機背上了低質低價的名聲。現在,隨著手機市場的不斷洗牌,我國的手機市場早已去山寨化,誕生了華為、小米、聯想、中興等占據全球市場前5位的品牌和產品。小米手機的創始人雷軍最近更是登上了著名的《連線》雜志封面,并且配以了“是時候向中國學習了”(“it’s time to copy china”)的封面標題。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個封面標題值得解讀,“以前提到中國科技企業外媒大多用china copy to……(中國學習……),缺乏創新,僅僅能作為代工制造環節。而這一次外媒用到了to copy china(學習中國),這是角色的轉換,象征著中國制造已經開始向中國智造轉變。”也意味著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范圍內會面臨越來越多的被模仿。而《連線》選擇雷軍作為封面人物,是對其中國科技企業創新帶頭人角色的一種認可。
今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國家正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對于無人機產業發展來說,應當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的發展理念和方式,而不是走國產手機曾經走過的“山寨式”發展模式,進入“品牌質量差→低質低價形象→中高端需求轉移→供給質量提升動力不足→品牌質量差”的非良性循環。因為一旦進入“山寨式”的發展模式,將來想去山寨化,走質量品牌發展之路將會異常艱難,很可能都無法實現高質量的“著陸”。
無人機的特點雖然是無人駕駛,但并不意味著無人機產業的發展也不需要人去駕駛,無人機產業的從業者和相關方面一定要堅守以質取勝的原則,樹立我國無人機產業優質高端的形象和發展模式,一飛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