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供電段擔負著4000多公里的電氣化鐵路牽引供電維修管理任務,以及8158公里電力線路的運輸生產供電及檢修任務。面對如此繁重的線路巡檢,沈陽供電段在工作實踐中注重摸索科學巡檢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手段。
傳統的線路巡視檢查是工作人員利用普通儀器或肉眼巡視設施,以紙介質方式記錄巡視情況,然后再通過人工錄入到計算機中。因此,設備巡檢質量受過多人為因素的影響,在危險地段還會危及到巡線人員的人身安全,并且人工錄入數據量大、數據手工錄入過程中容易出錯;同時對于巡檢人員是否巡視到位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巡視質量不能得到保障,線路的安全狀況亦得不到保證,存在安全隱患。顯然這種方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現代電氣化鐵路建設發展的需求,急需引進先進、科學、高效的巡檢方式。
近一兩年來,無人機技術在民用領域的廣闊發展給了沈陽供電段一個重大的啟示,該段決定率先將這一技術引進。十月上旬,該段技術科及廠家相關人員在沈南客專車間開展小型四旋翼無人機的裝機連調、數據傳輸、巡檢試飛等測試驗收工作。本次測試機型為小型四旋翼無人機,是一種能夠垂直起降的多旋翼飛行器。四旋翼系統由全碳纖維的機體機構、地面站系統及軟件、模塊化的機載設備、自動駕駛系統和其他外部設備構成,通過云臺安裝高清攝像機、紅外熱成像儀,由地面人員操控進行拍攝,實現圖像的實時回傳和快速拼接。無人機地面站系統檢查調試完畢后,伴隨著嗡嗡的機翼轟鳴聲,一架小型四旋翼無人機在操作者的操控下緩緩升空,四旋翼無人機在試驗中完成了自動懸停、三維坐標程控飛行、手動對焦目標物航拍、自動返航、手動降落等巡檢功能的測試,整個飛行測試過程持續12分21秒。
無人機飛行試驗的成功,開創了沈陽供電段巡檢新模式,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巡檢作業的效率和效益,提高電網的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