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3D打印技術的不斷發展,這項技術逐漸滲透到各個領域,3D技術在無人機領域的運用無疑對推動3D技術的發展有著不可比擬的作用。
世界首架3D打印無人機誕生于五年前,是由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工程師成功設計并放飛,命名為--“SULSA”(南安普敦大學激光燒結飛機)。SULSA的四大主體部分使用EOS EOSINT P730尼龍激光燒結機打印,通過層層打印的方式,打印出塑料或者金屬結構。所有設備之間均沒有扣件,使用“卡扣固定”技術連接在一起。因此,整架飛機可在幾分鐘內完成組裝并且無需任何工具。
據了解,3D打印無人機SULSA機身重量為3kg,翼展長2米,最高時速接近100英里(約合每小時161公里)。每架SULSA無人駕駛飛機價格約£7000英鎊(約合人民幣64360元)。
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這架無人機已正式投入使用,近期就幫助南極破冰船完成線路偵查。首先從英國皇家海軍破冰船“HMS Protector”號的甲板上起飛,隨后執行近30分鐘的飛行任務。 SULSA以大約60英里每小時(96公里每小時)的速度飛行,為這艘破冰船探索最佳前行路徑。 雖然SULSA裝載了自動駕駛儀,但在這個任務中船上工作人員將通過筆記本電腦對其進行遠程控制, 并傳回通過機載攝像頭拍攝的實時畫面。 此外,SULSA還能被重復使用。
3D打印技術作為一項前沿性、先導性非常強的新興技術,對傳統制造業的工藝改造和新材料的廣泛應用具有顛覆性的意義和作用,在無人機領域應用的前景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