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高交會上展示的彩虹無人機模型
原標題:步步為營:彩虹無人機的軍民融合之路
近 幾年來,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無人機也早已不再是陌生面孔。在重慶高交會上,彩虹系列無人機就可謂風頭無兩。彩虹系列無人機由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以下簡稱為“研究院”)自主研制,是國內型譜覆蓋最廣的無人機系列,可以提供體系化空中智能系統解決方案。此外,彩虹還是我國批量出口最早和出口量最大 的無人機系列,覆蓋10多個國家的20多個最終用戶,年交付國內外用戶無人機200余架,年度科研和交付飛行試驗1000余架次。正如國人所熟知的“長 征”代表運載火箭、“神舟”代表載人航天,“彩虹”則代表中國航天的無人機形象。
彩虹無人機發展的最初目標是為軍用服務,并在這一領域大顯身手。彩虹-4無人機即為其中的佼佼者。作為現階段我國對外軍貿領域最先進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彩虹 -4可攜帶4枚AR-1空地導彈,對地面靜止和移動目標進行偵察和打擊,攻擊精度小于1.5米。AR-1導彈是研究院專為無人機研制的導彈,可在離地面 5000米高度發射,而這一高度正好是彩虹-4正常的巡航高度范圍,飛機無需降高便可發射。此外,該彈的發射扇面角也很大,彩虹-4無人機無需大幅改變正 常的飛行航線和飛行高度,導彈便能打擊目標,真正實現了“即察即打”。彩虹-4整體性能指標高于美國“捕食者A”無人機系統,在同類型無人機中處于領先地 位,代表了中國無人機技術發展的高水平。
彩虹-5無人機是彩虹家族的另一員猛將,去年八月在中國西北成功試飛。彩虹-5體型龐大,最大航時達到了40余小時,可攜帶8枚AR-1導彈執行反恐作戰、禁飛區巡邏等軍事行動,實現對地面固定目標和低速移動目標的精確打擊,很有可能顛覆未來無人機作戰模式。

重慶高交會上展示的彩虹無人機模型
但 是,彩虹無人機沒有拘泥于軍機研制,而是敏銳地把握了軍民融合式發展的機遇,走在了時代前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發表過許多關于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新形勢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特點和規律。近年來,隨著國家創新機制的不斷完善,在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的推動下,無人機產業因 優勢眾多而迎來了軍民融合式發展機遇。首先,軍民無人機發展方向明確。無論軍用還是民用,無人機都需要向產品型譜化、載荷多樣化、功能齊全化發展。其次, 無人機技術能實現軍民融合。軍民無人機的研制都涵蓋總體設計、結構、動力、控制、導航、鏈路、載荷等專業技術。最后,無人機產業政策支持軍民融合式發展。
當此之時,彩虹系列無人機以軍帶民,以民促軍,逐步探索出了一條軍民融合的發展之路,為維護國家安全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早 在2012年,依托其軍用無人機研發經驗,研究院就開始探索研制彩虹無人機航空物探應用系統,并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破了物探系統集成、超低空地形跟隨高度信 息獲取、超低空飛行軌跡穩定控制和三維空間導航等技術難題。2014年初,彩虹-3無人機航空磁/放綜合測量系統一舉獲得了中國地質學會十大科技進展、中 國地質調查局十大科技進展、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三個“十大科技進展”。目前,整個系統現在正以單機2萬余測線公里/月的進度在新疆地區開展全年 度、全氣候作業,平均單架次有效測線可達1200測線公里,其中大部分作業模式為夜航。該系統已在短時間內成功完成技術成果向產業化轉型的跨越式發展,成 為我國國土資源調查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

重慶高交會上展示的彩虹無人機模型
研 究院乘勝追擊,又開拓了海洋海事、應急通信、地災監測、數字測繪等民用領域的應用。在彩虹無人機海洋監測綜合應用項目中,憑借無人機反應速度快、機動靈活 性強、覆蓋面積較大、視距范圍較寬、光譜和空間分辨率較高等優勢,彩虹無人機可開展填海執法監查、保護區監查、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典型海域監測評價、海 洋生態災害監測,海洋溢油監測等多種應用。現在彩虹-4無人機海洋監測應用系統已圓滿完成了多次海洋應用飛行演示,將成為未來海洋監測的重要生力軍。此 外,在海事應用中,彩虹-4無人機平臺執行了遠距離/大范圍海域巡視、應急搜尋、船舶溢油/排污監視和應急行動、碼頭及航標巡檢、通信中繼、海事測繪和交 通量分析等演示項目,深得海事部門的信賴。
西南 地區屬于地形地貌復雜、自然災害多發地區,在這里彩虹無人機可謂用途甚廣。由于無人機操作簡便、生存率高、機上無人等優勢,無人機往往可以執行許多骯臟、 枯燥和重復的任務。因此,當發生山體滑坡或地震等自然災害時,彩虹無人機可發揮應急通信作用。此外,西南地區礦產豐富,彩虹無人機更可大顯身手,充當勘探 人員的“眼睛”,不放過地表下任何礦產的蛛絲馬跡,提高勘探效率、降低勘探風險。彩虹無人機是“軍轉民”應用的典范,對于推動技術進步、促進高新技術應用 及產業發展、建設重慶新的經濟發展點、服務于經濟和社會發展、軍民融合式可持續發展等,都具有重大意義。
彩 虹無人機堅持軍民融合、統一規劃的原則,集中優勢資源,合理布局。研究院規劃無人機產業布局時,不僅考慮了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還考慮了軍事行動和多樣化 非軍事行動的需要。目前,彩虹無人機已經形成了“需求分析-產品設計-產品制造-解決方案-保障維護-應用服務”的全產業鏈藍圖。軍用無人機系統研發體系 日趨成熟,無人機民用服務閃亮登場——彩虹這一盤以科技創新和軍民融合為特色的“大棋”步步為營,風流盡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