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腦控接口技術?

要想搞明白什么是腦控接口技術,首先必須要理解“腦電”的概念。腦控接口技術是利用人類的腦波操控,相關的科學研究已經超過半個世紀。
通俗地講,人類在進行各項生理活動時都在放電。心臟跳動時會產生1~2毫伏的電壓,眼睛開閉會產生5~6毫伏的電壓,而思考問題時大腦會產生0.2~1毫伏的電壓。
如果用科學儀器測量大腦的電位活動,那么在熒幕上就會顯示出波浪一樣的圖形,這就是“腦波”。腦波活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特征,和大腦的意識存在某種程度的對應關系。人在興奮、緊張、昏迷等不同狀態之下,腦電波的頻率會有明顯的不同,約在1~40赫茲之間,依照不同的頻率,腦波又被進一步分為α、β、δ、θ波。通過對腦電信息的分析解讀,將其進一步轉化為相應的動作,這就是用“意念”操控物體的基本原理。
下面用一個視頻簡單講解一下腦電波的作用原理:

目前,腦控接口技術大多應用在醫療領域,例如治療癲癇等腦部疾病的病人。雖然已經有多個科研機構宣稱開發出了可以利用意念控制的義肢,但是,目前大多仍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2005 年,四肢癱瘓的 Matt Nagle 接受侵入式腦機接口移植后,能夠通過運動的意念來完成機械臂控制、電腦光標控制等任務。
2012 年 Brown 大學使用這種技術幫助了一位癱瘓15年的女士。與 Matt Nagle 那次精度較低的移植不同,這一次可以用意念進行的動作操作更加精細,甚至使用機械臂喝咖啡。

神經科技的EmotivEpoc意念控制器
Emotiv(神經科技公司)和NeuroSky(神念科技公司)是腦機接口技術的奠基者,如今僅花費幾百美元就能在網上買到他們的產品。
而在大西洋彼岸的葡萄牙里斯本的TEKEVER公司則推出了BrainFlight項目,該公司近段時間完成了應用于無人機的公開測試。該公司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將腦控接口技術應用于噴氣式飛機上,不過這還需要相關監管部門的審批。
據美國軍方發布的最新消息稱,五角大樓也正在嘗試開發與腦控接口類似的技術,可讓人類大腦與外部電子設備實現數據信息交互,這種技術可讓一名士兵直接通過大腦控制無人機。
雖然用意念控制設備的技術還只是研發階段,但也在腦控無人機比賽上也實實在在地炫了一把,或許這種技術離產業化已經不遠,用“意念”操控不再只是幻想。未來用意念來控制身邊設備將會越來越流行,這也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不過該技術的前景也值得擔憂,如果將其用于破壞,那其后果也將相當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