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聯會建設的五大指揮中心,就是基于“海北斗”的太空層——“海飛手”的高空層——“海騎兵”的低空層,形成空天一體的監測和行動力量。而對于航拍 和監測來說,“海飛手”就是“海北斗”一個重要的補充,其借助“北斗系統”可以實現遠程遙控和衛星傳送,大大提升了“無人機”的海外實施能力。
為配合“海衛隊”在吉爾吉斯坦所承擔的重大任務,還有協助中國在“中巴經濟走廊”已經開始啟動的項目,“海飛手”計劃2016年將加快隊伍的組建和 培訓。曾經操控無人機實現在釣魚島航拍的專家也加入“海飛手”的籌建,貢獻其具有實戰的經驗的機型和技術。海聯會也將在天津啟動“無人機大隊的培訓基 地”,盡快根據第一期的任務訂制化培訓各類人才,組成多個“海飛手”機組。同時還要投入專門針對“一帶一路”項目的無人機研發和技術改良。比如無人機在海 洋區域飛行的抗風能力要高于高山地區;氣象監視要求無人機進到臺風眼中還要能夠飛回來;對災情進行監視回傳的遙感信息圖像只要能看清地面的所有物品就行 了,而監視高壓線路就必須能夠看清線上。
海聯會2016年在天津成立“指揮基地”——天津“海基地”,聯合“海衛隊”在內建立五大指揮中心,實施全球統一指揮,統一調度。五大指揮中心包 括:海新社——基于新華社資源的網絡監測;海北斗——基于北斗技術的全球導航;海飛手——境外無人機巡視航拍大隊;海衛隊——境外陸上和海上持槍安保;海 騎兵——境外快速突擊和空中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