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國內軍工發展是拋出這一計劃的主要目的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于今年1月3日發表題為《印度的無人機之憂》的文章中指出,印度長期以來在國產武器裝備研發方面挫折不斷。其中,印度國防研究 和發展組織是受指責的主要對象。該機構最近的一次失敗就是為印軍研發的“尼尚特”無人機。該型無人機從1988年就開始研發,直到2011年才向印度軍方 交付了4架,但到2015年年底時,由于可靠性差和難于操作,已經全部墜毀。但就是這樣性能的無人機,印度軍隊采購的單架高達450萬美元。而相比之下, 性能遠高于“尼尚特”無人機的美國“影子”200價格僅為50萬美元。這種鮮明的效費比反差導致印度軍隊不想再要這種無人機。
“尼尚特”無人機還不是唯一失敗的例子,另一型PTA無人機也因為飛行高度和起降次數不達標,導致印度空軍拒絕接收這種無人機,轉而從以色列引進價格更便宜、可靠性更高的無人機。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軍工行業屢屢出現在研項目胎死腹中,或者研制出的產品因性能不達標沒有訂貨的現象。因此,印度政府只好大手筆從其他 國家采購武器裝備。但盡管如此,印度對國內的軍工產業也不能棄之不顧,仍然投入巨大的資源給予保護與扶持。2015年12月14日,《印度時報》報道稱, 印度國防部通過了一項軍用無人機研制計劃,名字為“死亡計劃”,旨在研發一款可發射導彈和引導武器實施精確打擊,且最大起飛重量不超過現役戰斗機的隱形作 戰無人機。該計劃由印度航空發展局、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以及印度空軍聯合磋商后提出,經費高達265億盧比,且預計至少要耗時10年才能完成。而在 此次印度國防部對無人機的大批采購中,有官方消息稱,無人機的中標公司將在10~12家本土企業中選出,并與國外原始裝備制造商組建合資企業進行生產,這 將成為“印度制造”計劃的一部分。
(作者單位:王鵬空軍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