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資料)
某市場研究機構近日公布的《中國無人機行業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獲得投資的無人機企業數要多于美國,總體融資金額要高于美國,美國企業單筆融資金額比較高。報告透露,中國無人機企業融資階段以A輪為主,美國則以天使居多。
報告披露,目前全球共有超過500家無人機公司,獲得融資企業的不足50家,其中大約有4家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金,有兩家上市公司,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2015年,中國無人機企業融資數量與金額激增。在美國,從2012年開始,無人機企業保持穩步上漲。此外,對比中美無人機企業類型則發現,中國企業以研發制造商為主,美國企業創新服務比例要高于中國。
報告結合多家機構數據進行預測,到2025年,中國無人機航拍市場規模大約為300億,農林植保約為200億,安防市場約為150億,電力巡檢約為50億,總規模將達750億。
報告認為,小型民用無人機市場已進入成長期。報告提出的理由包括有: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產品、服務類型豐富;出現巨頭玩家。市場方面,近年無人機市場規模增速達到50%以上。產品方面,無人機領域出現了針對航拍、電力巡檢等專用產品,產品品類增多;服務方面,同時出現了保險、社交、垂直媒體、數據采集等服務,服務形式越發豐富。巨頭參與方面:一是出現領軍企業,無人機領域已出現“獨角獸(指融資估值超過十億美元的企業)”大疆創新,占據70%的消費級市場份額;二是巨頭擬進入,小米與騰訊等互聯網巨頭計劃在2016年推出無人機產品,進入該領域。
與此同時,報告還指出了無人機發展的幾大制約因素。一是政策法規尚不明確,認證制度推行緩慢。政府對于低空空域飛行的管制比較保守,民航局相關領域管制條例未正式頒布,監管機制尚不明確。目前無人機駕駛員考試流程繁瑣、價格高昂,導致目前黑飛現象嚴重。目前小型民用無人機續航時間普遍未能超過半個小時。二是技術還需提升。飛行穩定性還需提升;小型民用無人機在風雨天等復雜環境下飛行穩定性比較差,還需提升;負載能力還需提升;小型民用無人機載重比較差,制約在農藥噴灑、物流等場景的應用。三是應用場景還得需要拓寬。無人機在消費領域僅有航拍、娛樂功能,需求較為有限;工業級場景適應力不足。工業級場景需求較為復雜,例如物流場景對負載和續航要求較高,目前產品尚無法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