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羅素曾經在自傳《我為什么而活著》中談追求知識的追求的三個方面:一是了解人類心靈;二是了解星星為什么發光;三是理解畢達哥拉斯思想的威力。這三方面實際上包含了人類知識的幾個重要方面:人類、自然和社會。
有家企業跟羅素的情懷很像,走進它,你會發覺,沒有口號宣揚,也沒有大字報宣導,就是簡簡單單的做著它力所能及的事情。它就是沈陽無距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創立,是一家集無人飛行器及周邊產品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運營平臺。公司秉持簡潔高效的風格,通過革新追求持續卓越經營,提升社會影響力,打造無距科技品牌。

中國提出在2025實現中國制造步入強國行列,這意味著2025年將是科技騰飛的一年。據艾瑞咨詢預測,到2025年,我國專業級無人機僅在航拍、農林、安防、電力四個主要應用領域的市場規模就可達700億。隨著無人機鼓勵支持政策的出臺,我們可清楚地看到國家在新興經濟上的開放態度,在鼓勵創業創新的大背景下,極具市場的無人機行業將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中國人從不缺乏創造,古代的四大發明就是歷史鑒證。古往今來的智慧傳承,無距科技應運而生。
《中國制造2025》提出“推進干支線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和通用飛機產業化。突破高推重比、先進渦槳(軸)發動機及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技術,建立發動機自主發展工業體系。開發先進機載設備及系統,形成自主完整的航空產業鏈。”業內人士指出,無人機的發展最重要的前提是突破行業核心技術壁壘,核心技術主要集中在飛行管理與控制系統、動力推進技術、傳感器技術、導航技術和通信技術。無距科技一直專注飛行控制系統的研發,其核心技術在植保無人機行業內部也是佼佼者。
近期無距科技推出適用于任意無人直升機平臺的飛控產品THEONE-AH。為進一步滿足高端植保客戶需求,此款產品在延續無距科技以往高智能化設計的基礎上,拓展了實時在線雙冗余精準評估功能。除了具有雙套關鍵傳感器,飛行過程中實時融合兩套傳感器數據,精準判斷機體飛行姿態,在一套傳感器失靈時仍可用另外一套傳感器完成農業作業任務的功能。另外為高端客戶精心打造的外置內減震IMU及雙GPS模塊可選配添加,能夠更加精準定位無人機航向,增強導航精度與質量。智能山地斜坡作業功能,讓無人機實現自動山地爬坡噴灑作業,并且能夠做到在爬坡高度范圍外躲避障礙物。更多的優勢在此就不一一贅述,希望更有有識之士走進了解,看科技創造、創新、傳承,見證屬于我們民族的輝煌。
2016年5月23日晚,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聯合發布了《“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文件明確提到,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無人系統領域的融合應用,發展無人飛行器、無人船等多種形態的無人設備。這是國家出臺的首個關于無人機行業的重要支持政策,意味著該行業發展已上升至國家戰略,行業高增長格局已經確立。東風已至,且看無距科技奮勇前行!在無距科技眼里:2025,我們能做的還很多!